- 相關推薦
關于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通用6篇)
教學實錄的記錄有利于提升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促使教師們不斷地改進教學模式,以下分享關于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歡迎閱讀!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1
師:我們巳經學過乘法和除法,現在復習,請同學們看卡片回答。
[出示卡片]
生:5乘以9等于45,表示9個5的和是45。
生:36除以4等于9,表示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9,還表示36里面有9個4。
師:很好!我們學過了乘法,知道了乘法的含義,凡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是多少,就用乘法計算。我們也學過了除法,除法有兩種不同的分法。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弄清除法的含義,知道兩種分法的聯系和區別。例如,有12根小棒,可以怎樣分?
[在黑板左側貼出小棒圖,見圖13]
生: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12÷3=4
師:這種分法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
師:對!還可以怎樣分?[教師指著下面的小棒圖,請同學回答]
生:還可以把12根小棒,按照每4根一份來分,求可以分成幾份。
12÷4=3
師:很好!誰來說說這種分法的含義。
生:這種分法的含義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
師:運用這些知識,可以解答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一些實際問題。
[出示幻燈片,畫面是以秋天豐收的景色為背景,同學們排著隊去勞動]
師:秋天到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二(6)班同學接到了一個光榮的任務,到學校菜地去收白菜,大家一聽可高興了,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
[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齊讀題,指名讓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
師:求“一共有多少人”,怎樣解答?
生:就是求6個8的和是多少。
師:對,怎樣列式?
生:8×6=48(人)答:一共有48人。
師:到了菜地,勞動委員×××說,全班48人,平均分成6組,現在開始勞動。
[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學生讀題]
師:怎樣求每組有幾人?
生:把4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幾,每組就有幾人。
師:很好,怎樣列式?
生:48÷6=8(人)答:每組有8人。
師:勞動開始了,大家干得可歡了,其中最突出的是××同學,他一會兒工夫就拔了36個蘿卜。
[同學們這時情緒很高,特別是××同學更是高興]
[出示第四張幻燈片]
[學生讀題,說出條件和問題]
師:怎樣求“可以裝幾籃?”
生:求36里面有幾個9,就可以求出裝幾籃。36÷9=4(籃)答:可以裝4籃。
師:對,同學們越干勁頭越足,很快完成了任務,大家帶著勞動的喜悅,返回了學校。食堂的叔叔派人把菜拉了回來。
[用小黑板同時掛出三道題]
師:看看這三道題完整嗎?各缺少什么?
生:這三道題不完整,第一題和第二題缺少問題,第三題缺少一個條件。
師:你能給這三道題補上條件或問題嗎?
生:能。
師:好!我們已經學過了給兩個條件補一個問題,或給一個條件、一個問題,再補一個條件。現在看誰能補得對。
[請三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作業本上做,做完后訂正。由板演的同學講是怎樣想的]
師: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都是用除法計算。
生:它們的第一個條件相同。
師:對!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生:第二個條件不同。
生:問題也不同。
生:第一道題的問題正好是第二道題的一個條件。
生:第二道題的問題是第一道題中的一個條件。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說明這三道題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師:想一想,為什么這三道題都用除法做呢?誰來先說第一題?
生:第一題求“每天吃幾筐?”就要把18筐平均分成3份,求出一份是幾,每天就吃幾筐,所以用除法計算。
師:第二題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呢?
生:第二題求“幾天吃完?”就要想18筐里面有幾個6筐,就可以吃幾天。所以也用除法計算。
師:那么第三題為什么也用除法計算呢?
生:因為第三題求“白菜的`筐數是蘿卜的幾倍?”就要想18筐里有幾個2筐,所以也用除法計算。
[板演學生做第三題時,補的條件是蘿卜有2筐]
師:大家講得很好,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什么樣的應用題用除法計算?
生:[討論,教師巡視,分別聽聽各組的討論情況]
師:我把同學們討論的結果歸納一下:
1.凡是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凡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也用除法計算。
知道了兩個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也用除法計算,它的道理和第二種情況一樣。
師:上面我們對除法的含義進行了復習、練習、系統整理。大家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現在我們休息一會。[唱支歌,邊唱邊表演]
師:下面,我只給出一個條件,請你們補充一個條件,再補充一個問題,使它成為幾道不同的除法應用題,這個問題比較難,大家要動腦筋、仔細想。
[出示條件]
師:既然是補成除法應用題,我們就要想這24個同學怎樣分?
師:[教師指著黑板左邊的小棒圖]誰能按照這種分法,補上條件和問題?
生: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幾人?
師:他補得對嗎?
生:對!
師:[教師再指著下邊的小棒圖]誰能按照這種分法,補上條件和問題?
生: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每6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師:很好!誰能再補一個條件和問題,使它成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應用題。
生: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舞蹈隊有8人,乒乓球隊的人數是舞蹈隊的幾倍?
師:他補得對嗎?
生:對![鼓掌]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第33頁,做(1)、(2)、(3)題,[同時請3人板演]
1.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做完后,由板演的同學講自己的解題思路,集體訂正]
生:我補充的是:“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幾人?”求“每組有幾人?”就是把24平均分成3份。算式是24÷3=8(人)答:每組有8人。同學們,我做得對嗎?
生:[集體回答]對。
生:我補的是“每4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求“可以分成幾組?”就要想24里面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24÷4=6(組)。
答:可以分成6組。同學們,我做得對嗎?
生:對![鼓掌]
生:我補的是“排球隊有6人,乒乓球隊的人數是排球隊的幾倍?”求“乒乓球隊的人數是排球隊的幾倍?”就是求24里面有幾個6,所以我用除法算,24÷6=4答:乒乓球隊的人數是排球隊人數的4倍。同學們,我算得對嗎?
生:對![鼓掌]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今天我們對除法應用題進行了整理,弄清了除法的含義,知道了什么樣的應用題用除法計算。[出示課題--除法應用題的整理]
思考題:你能看算式編出不同的除法應用題嗎?15÷3
[學生情緒很高,編出了不同的除法應用題]
師:很好!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下課。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2
一、教學目標
梳理等分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掌握 “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 的解題方法。
能準確找出題目中的 “總數” 和 “份數”,正確列式計算并作答。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升應用意識。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喚醒舊知(5 分鐘)
師:同學們,上周我們幫李老師分糖果,還記得怎么分嗎?今天老師帶來了新的分物問題,看看誰能最快找到答案。(出示情境圖:把 12 塊餅干平均分給 3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
生 1:每人分 4 塊!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 1: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就是 4。
師:說得真好!像這樣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整理的等分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梳理,明確方法(15 分鐘)
例題拆解
師:請大家默讀題目,找一找 “總數” 是多少?要分成 “幾份”?
生 2:總數是 12 塊餅干,要分成 3 份。
師:求什么呢?
生 2:求每份有幾塊。
師:怎樣列式?為什么用除法?
生 3:12÷3=4(塊),因為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師:(板書:總數 ÷ 份數 = 每份數)誰能結合算式再說一說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生 4:12 是要分的餅干總數,3 是分給 3 個小朋友,4 是每人分到 4 塊。
對比辨析
師:再看這道題(出示:15 個蘋果,平均放在 5 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和剛才的題目有什么相同點?
生 5:都是平均分,都有總數和份數,求每份數。
師:對!這就是等分除法應用題的特點。(板書:特征:平均分、已知總數和份數、求每份數)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15 分鐘)
基礎題:6 支鉛筆平均分給 2 名同學,每人分幾支?(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6÷2=3(支),說明理由)
變式題:把 20 本故事書平均分給 4 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本?如果平均分給 5 個小組呢?(對比兩道題的異同,強調總數不變,份數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糾錯題:判斷 “把 8 塊蛋糕分給 2 個小朋友,每人分 4 塊” 列式 8÷2=4(塊)是否正確?(生指出缺少 “平均”,強調 “平均分” 是等分除法的'關鍵)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5 分鐘)
師:今天我們整理了等分除法應用題,誰來說說解題步驟?
生 6:先找總數和要分的份數,確定是平均分,再用總數除以份數,最后寫單位和答。
作業:完成練習冊第 12 頁 1-5 題,記錄生活中用等分除法解決的問題。
三、教學反思
多數學生能準確識別等分除法特征,但部分學生易忽略 “平均分” 關鍵詞,需在后續練習中加強審題訓練。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3
一、教學目標
區分包含除法與等分除法,掌握 “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 的解題思路。
能根據題意選擇正確的除法類型列式,提升審題能力。
培養對比分析的數學思維。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發沖突(5 分鐘)
師:上節課我們整理了等分除法,先來解決這道題:18 根小棒,平均分成 6 份,每份幾根?(生列式 18÷6=3(根))
師:如果把問題改成 “18 根小棒,每 3 根擺一個三角形,可以擺幾個?” 這道題和剛才的一樣嗎?
生 1:不一樣!剛才是平均分,現在是問能擺幾個。
師:這就是今天要整理的新內容 —— 包含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對比探究,梳理方法(20 分鐘)
例題解析
師:請大家圈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總數是 18 根小棒,每份是 3 根,求能擺幾個三角形。“擺幾個” 其實是求什么?
生 2:求 18 里有幾個 3。
師:怎樣列式?為什么?
生 3:18÷3=6(個),因為要算 18 包含幾個 3,所以用除法。
師:(板書:總數 ÷ 每份數 = 份數)對比等分除法,它們的`除法意義有什么不同?
生 4:等分除法是分份數,求每份數;包含除法是定每份數,求份數。
表格梳理
師:我們一起用表格整理兩種除法的區別(出示表格,師生共同填寫):
| 類型 | 已知條件 | 所求問題 | 數量關系式 |
|--------------|----------------|----------------|--------------------|
| 等分除法 | 總數、份數 | 每份數 | 總數 ÷ 份數 = 每份數 |
| 包含除法 | 總數、每份數 | 份數 | 總數 ÷ 每份數 = 份數 |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升(10 分鐘)
分類題:將下列題目分為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①把 24 塊糖平均分給 8 個孩子;②24 塊糖,每人分 3 塊,能分給幾個孩子)
應用題:學校買來 36 本漫畫書,①平均分給 9 個班,每班分幾本?②每班分 4 本,可以分給幾個班?(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查)
(四)總結拓展,布置作業(5 分鐘)
師:今天我們區分了兩種除法應用題,關鍵是看 “已知什么,求什么”。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問題,比如 “30 元買 6 元一支的鋼筆,能買幾支?” 屬于什么類型?
生 5:包含除法!求 30 里有幾個 6。
作業:完成練習冊第 15 頁,用畫圖法表示兩道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三、教學反思
通過對比表格,學生能清晰區分兩種除法類型,但在復雜情境中仍需加強 “找對應條件” 的訓練。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4
一、教學目標
掌握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步驟,能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余數。
區分 “進一法” 和 “去尾法” 的適用場景,提升實際應用能力。
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嚴謹的.思維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5 分鐘)
師:同學們,周末要去春游,老師準備了 32 瓶礦泉水,每箱裝 8 瓶,需要幾箱?(生列式 32÷8=4(箱))
師:如果每箱裝 7 瓶,需要幾箱呢?這時候會出現什么新情況?
生 1:32÷7=4(箱)……4(瓶),還剩 4 瓶。
師:剩下的 4 瓶要不要裝一箱?這就是今天要整理的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分類梳理(20 分鐘)
“進一法” 教學
師:(出示例題)32 瓶水,每箱裝 7 瓶,至少需要幾箱?
生 2:32÷7=4(箱)……4(瓶),剩下的 4 瓶也要裝一箱,所以是 5 箱。
師:為什么要多算一箱?
生 2:因為不能讓剩下的水沒有箱子裝,所以要 “進一”。
師:像這樣余數必須算進去的情況,我們叫 “進一法”。(板書:進一法:余數→1)
“去尾法” 教學
師:再看這道題(出示):做一個小燈籠需要 5 張紙,32 張紙最多能做幾個小燈籠?
生 3:32÷5=6(個)……2(張),剩下的 2 張紙不夠做一個,所以能做 6 個。
師:這種余數舍去不算的情況,叫 “去尾法”。(板書:去尾法:余數→0)
對比總結
師:同樣是有余數,為什么處理方法不同?
生 4:看實際需要!裝東西不夠要多一個,做東西不夠就不能做了。
(三)鞏固練習,深化應用(10 分鐘)
選擇法:下列題目用 “進一法” 還是 “去尾法”?①19 人坐船,每船坐 4 人,需幾條船?②19 米布,做一套衣服用 3 米,能做幾套?
應用題:①有 25 個蘋果,每袋最多裝 4 個,至少要幾個袋子?②25 元買 4 元一支的筆,最多能買幾支?(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理由)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5 分鐘)
師:今天我們整理了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什么時候用 “進一法”?什么時候用 “去尾法”?
生 5:求 “至少” 時可能用進一法,求 “最多” 時可能用去尾法,還要看實際情況。
作業:完成練習冊第 18 頁,記錄生活中用 “進一法” 或 “去尾法” 解決的問題。
三、教學反思
學生能掌握兩種方法,但在判斷 “是否需要處理余數” 時易出錯,需結合更多生活實例強化理解。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5
一、教學目標
梳理乘除混合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 “先求總數再平均分” 的解題思路。
能準確判斷運算順序,正確列式解答,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分步分析和綜合思考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5 分鐘)
師:先解決兩道小題:①3 個班,每班 40 人,一共有多少人?②120 人平均分成 3 個班,每班多少人?(生分別列式 3×40=120(人)、120÷3=40(人))
師:如果把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題,會是什么樣?今天我們就來整理乘除混合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例題,梳理思路(20 分鐘)
例題解析
師:(出示例題)3 個班的同學去植樹,每班 40 人,平均每人植 2 棵樹,一共植樹多少棵?
師:這道題需要幾步解決?先求什么?
生 1:兩步!先求一共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植樹多少棵。
師:請列式計算。
生 1:3×40=120(人),120×2=240(棵),綜合算式 3×40×2=240(棵)。
師:還有不同思路嗎?
生 2:先求每班植多少棵,再求 3 個班一共植多少棵。40×2=80(棵),80×3=240(棵),綜合算式 40×2×3=240(棵)。
變式練習
師:改編題目(出示):3 個班共植樹 240 棵,每班 40 人,平均每人植多少棵樹?
師:這道題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先求什么?
生 3:已知總數,求每份數。先求一共有多少人,再用總棵數除以人數。240÷(3×40)=2(棵)。
師:為什么加小括號?
生 3: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方法總結
師:乘除混合應用題,關鍵是找到 “中間量”(如總人數),先根據已知條件求出中間量,再解決最終問題。(板書:找中間量→分步計算→列綜合算式)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10 分鐘)
基礎題:商店運來 4 箱毛巾,每箱 20 條,每條賣 5 元,一共能賣多少元?
變式題:商店運來 4 箱毛巾,一共賣了 400 元,每箱 20 條,每條毛巾多少元?(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講解解題步驟)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5 分鐘)
師:今天我們整理了乘除混合應用題,解題時要先分析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作業:完成練習冊第 22 頁,用兩種方法解答第 3 題,并說明思路。
三、教學反思
學生能掌握分步解答,但列綜合算式時易忽略小括號,需加強運算順序的強調。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 6
一、教學目標
區分歸一應用題和歸總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掌握各自的解題方法。
能根據 “單一量” 或 “總量” 的變化解決問題,提升分析能力。
感受兩種題型的內在聯系,培養靈活解題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對比,導入新課(5 分鐘)
師:出示兩道題:①買 3 支鋼筆花 15 元,買 6 支這樣的鋼筆要花多少元?②買鋼筆,每支 5 元,買 3 支的錢能買幾支 2 元的鉛筆?這兩道題的解題思路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整理這兩種應用題。(板書課題:歸一、歸總應用題)
(二)探究梳理,明確差異(20 分鐘)
歸一應用題教學
師:先看第一題,“買 3 支花 15 元” 能求出什么?
生 1:每支鋼筆的`價錢,15÷3=5(元)。
師:這個 “每支 5 元” 就是 “單一量”,先求出單一量,再求其他量,這樣的題叫歸一應用題。(板書:歸一:先求單一量 單一量 × 份數 = 總量)
師:請列式解答第一題。
生 1:15÷3=5(元),5×6=30(元),綜合算式 15÷3×6=30(元)。
歸總應用題教學
師:再看第二題,“每支 5 元,買 3 支” 能求出什么?
生 2:一共花的錢,5×3=15(元)。
師:這個 “15 元” 是 “總量”,先求出總量,再根據新的單一量求份數,這樣的題叫歸總應用題。(板書:歸總:先求總量 總量 ÷ 單一量 = 份數)
師:請列式解答第二題。
生 2:5×3=15(元),15÷2=7(支)……1(元),最多能買 7 支。
對比總結
師:歸一和歸總應用題的關鍵分別是什么?
生 3:歸一先求單一量,歸總先求總量。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10 分鐘)
分類題:將下列題目分為歸一或歸總(①3 臺機器 5 小時生產 150 個零件,1 臺機器 1 小時生產多少個?②1 臺機器 1 小時生產 10 個零件,5 臺機器 8 小時生產多少個?③生產 150 個零件,1 臺機器 1 小時生產 10 個,3 臺機器需要幾小時?)
應用題:①食堂 3 天用煤 120 千克,照這樣計算,7 天用煤多少千克?②食堂每天用煤 40 千克,120 千克煤能用 3 天,若每天用 30 千克,能用幾天?(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5 分鐘)
師:今天我們整理了歸一和歸總應用題,它們都是先求一個關鍵量,再解決問題。
作業:完成練習冊第 25 頁,繪制歸一、歸總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思維導圖。
三、教學反思
通過對比教學,學生能清晰區分兩種題型,但在復雜情境中求 “單一量” 或 “總量” 時易混淆,需加強關鍵量的識別訓練。
【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除法”教學設計06-02
分數除法教學設計04-18
“除法2”教學設計04-14
《分數與除法》教學設計08-15
筆算除法教學設計08-01
《除法》教學設計優秀03-11
于漪《春》教學實錄09-20
《輸血與血型》教學實錄12-06
《漁夫的故事》教學實錄08-28
【精選】《漁夫的故事》教學實錄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