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不給鄰居添麻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不給鄰居添麻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不給鄰居添麻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發展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學會樹立正確的鄰里關系
2、了解《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能學會關心他人,正確處理鄰里之間的矛盾。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樹立正確鄰里關系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與理性
教學過程
(一)淡話引入你在家有那些活動會影響到鄰居的生活?
1、在樓上跳繩
2、看電視把聲音開得很大
3、在陽臺上晾衣服和拖把
4、把垃圾倒入鄰居的院子里
同學們所舉的例子,都說明了這些活動都會影響鄰居的生活。因此,我們要時時學會心中有他人,事事有他人。
二。學習課文
㈠、有了麻煩怎么辦?
看看出現了什么麻煩?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你給鄰居添過麻煩嗎?
㈡、學生看圖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1、把水不小心倒在鄰居家曬的衣服上,我會( )
2、把耕牛趕到鄰居家的稻田里,我會( )
㈢看圖交流 1、樓上養鴿子將糞便拉到我家窗臺上
小組討論 (1)我家是忍一忍,把它掃干凈 (2)找他們去評理
他們不理又該怎么辦?
㈣、學習《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1、這條民法告訴我們要正確處理鄰里之間發生的'矛盾
2、閱讀不一樣的琴聲
㈤、指名讀,交流
⑴回答:琴聲怎么會前后不一樣呢?
⑵看圖說說
1、在公共過道里堆放雜物
2、把垃圾倒在人家的門口
小組討論 學生制定公約
3、召開鄰里大會
你看到類似的情況嗎?
鄰里之間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共同解決,就需要制定一個鄰里公約
三、寫一寫
你的鄰居曾經做過什么事讓你對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請你寫一段話向他表達你的謝意
四、議一議
1、 請你來當小法官
2、你知道嗎
空調不能擾鄰居,相鄰關系有發依
五、讀一讀
1、有時鄰居也會給你家添麻煩。該怎么辦?
2、你們家遇到過什么樣的麻煩?當時是怎樣處理的?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不給鄰居添麻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鄰里相處要講公德,能為別人著想,相互謙讓,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樹立民主意識,學習用民主協商的方式解決鄰里之間的矛盾。
課前準備:
1、小貼士“有了麻煩怎么辦”
2、搜集關于鄰里相處的法則法規
3、小故事《他們真像一家人》《陽臺上的魚簍》
教時:兩
第一課時
活動一:靜下心來想一想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社區里有很多鄰居,這個問題上節課已經提到,在這里,謝老師想問大家的是,你討厭過他們嗎?為什么?
2、學生交流發生的事例
3、那么,大家有沒有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你這樣對待你的鄰居,他們會怎么想呢?
4、所以,請同學們看書上兩幅圖。第一個小同學們怎么做了,你知道為什么嗎?第二個呢?
5、師小結:對呀,有些游戲是不能在家里玩的,有些事情在鄰居休息的時候要用妥當的辦法來做。那么,你知道我們在家里還有哪些活動也會影響到鄰居嗎?
6、學生發表意見。
7、總結過渡
鄰居休息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我們要自覺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影響他人,多為他人著想。但是,同學們,還有些事情來得很突然,每個人都沒有想到,而這些事情恰恰給別人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遇到這些事情,我們該怎么辦呢?
二:智慧背包
1、看8頁圖1,發生了什么事情?
2、那么,該如何處理呢?請大家出示你的智慧背包小貼士“有了麻煩怎么辦”
3、交流
4、師小結:這是成立孩子可能遇到的`麻煩,看圖2,鄉下孩子頁遇到了麻煩呀,什么事?怎么辦?出示你的智慧背包小貼士“有了麻煩怎么辦”
5、總結:
影響了鄰居的利益,就要賠禮道歉,秧苗被吃了,衣服弄臟了,要及時告訴父母,不要隱瞞不要拖延,想辦法補救,這樣才能擁有和睦的鄰里關系。
三:小展示
鄰里間和睦相處,不僅會讓人身心愉悅,關于這一點,還有很多相關的法則法規呢?
1、出示《民法通則》第83條,學習
2、交流大家搜集到的相關的法則法規
四:小故事
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味書屋
1、閱讀故事《不一樣的琴聲》
2、討論:琴聲怎么會前后不一樣呢?
五:總結
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互換一下角色,你就能走進他人的心靈世界,就能理解他人,就不會陷入煩惱之中。因此,理解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不給鄰居添麻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1-29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5篇01-29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5篇)01-29
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3-14
品德與社會教學匯報材料06-09
品德與社會教學匯報材料_工作匯報07-23
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總結07-24
《作為生物的社會》教學設計07-29
小學教師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