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說課稿【合集】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書法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書法說課稿1
教學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種字形的寫字規律,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范書寫的.習慣。
3、繼續練習名人名言的書寫行款。
教學準備:寫有字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出示字例,導入新課。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齊讀。想: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
3、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區別?
4、指名說,老師板書:字形較大字形較小
二、指導書寫。
1、較大字形:
〈1〉要點:撇、捺或長橫、長豎要舒展。
〈2〉老師寫:發
〈3〉生試寫:天年
2、較小字形:
〈1〉要點:要寫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筆畫較短。
〈2〉師邊將邊示范:白
〈3〉學生試寫:口日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主筆不可過于左斜。
〈2〉范寫:夕勿
〈3〉學生試寫。
〈4〉右斜字主筆不可過于右斜。
〈5〉范寫:戈飛
〈6〉生試寫。
三、名人名言行款練習。
1、生讀名人名言。
2、討論:寫這一段話應該注意什么?
3、小結:格式、字:
4、學生邊聽音樂邊寫名人名言。
四、老師針對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
生繼續練習。
書法說課稿2
活動目標:
xxx
知識與技能:
1、復習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橫畫的寫法。
2、學習懸針豎的寫法。
3、練習“十”“干”“豐”。
過程與方法:講解法、演示法、比較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寫字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學習。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認識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學習了橫畫的寫法,練習了“一、二、三”。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基本筆畫“豎”。堅畫與橫畫一樣也有態勢問題。古人稱豎畫為“努”筆!芭奔垂蟮囊馑。豎畫不可太直,直則無力,要像弓那樣有點彎曲,這樣就顯得富有彈性,有一種反彈欲回復到挺直狀態的態勢,這就叫努勢。
二、寫法指導
我們寫字時,首先要求作到“橫平豎直”,所謂的豎直,就是要求把堅畫寫得筆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彎,這是寫豎的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講究方法,把豎畫寫更美觀大方。下面我們就仔細地研究。
(一)、懸針豎、垂露豎的寫法
豎分為兩種,一種是懸針豎,(教師示范),這各豎末尾很尖,恰似針尖懸在空中。(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是不是,給人一種像一把利劍從空中直插下來的感覺。因此,懸針豎尖的寫法最關鍵。收筆出鋒的稱為“懸針豎”,其寫法:?向左上逆鋒起筆;?提筆圓轉;?中鋒向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一種是垂露豎,但收筆卻不一樣,豎的收筆是回鋒呈“垂露”狀(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稱垂露豎。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懸針豎的寫法。(教師示范)想想看,把一根豎畫寫的田字格中,應該把它放在什么位置,(豎中線)把筆在豎中線一點頓筆后,沿豎中線向下行筆,到末尾要出尖時,把筆輕輕地提起來,邊向下寫邊提,最后提出。這樣懸針豎的尖就定好了。(教師再示范,學生模仿在方格中書寫)
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
1、頓筆太明顯。豎畫的起筆部分太大,有明顯的轉折。原因:頓筆太重。修改方法:筆尖接觸紙面,輕輕用力不要動,只把筆尖的方向轉而向下,就能解決。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時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時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寫出來的,不是快速“飄”出來的。
剛才,我們把豎畫的錯誤寫法進行了分析,現在我們再來仔細地看看正確的寫法。19
(教師再正確地示范,在學生易錯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學生在仔細觀察字帖的基礎上臨寫三遍,教師具體指導,及時糾正。
我們知道,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不同的筆畫組合就會形成不同的漢字。下面,我們把學過的橫畫同懸針豎進行組合。
“十”的寫法。同學們想想看,按照前面我們學習的排列規律,“十”應該在田字格中怎樣排列,字才勻稱,(橫畫在橫中線,豎畫在豎中線。)先把長橫寫在橫中線上,再從豎中線上起筆,寫豎。(教師示范)。同學們在書寫時,要注意,漢字中有橫有豎,要注意把橫寫得細一些,豎寫得粗一些,也就是說,寫橫是用力要輕一些,寫豎時要稍微用力。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把這個字臨三遍。要(教師具體觀察指導,及時糾正)
“干”的`寫法。前面我們是把“一”和懸針豎進行了組合,F在要把“二”同懸針豎進行組合,我們首先來看,單獨“二”在書寫時,以橫中線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豎畫后,要把豎畫的空間留出,這樣我們就要把兩根橫畫進行上移。(教師示范,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在練習本上臨寫三遍。
“豐”的寫法。下面我們乘勝追擊,把“三”同豎組合。同樣的道理,也要把豎的空間留出來,要求我們把三根橫的間距適當縮小,再把豎寫好。(教師示范,學生觀察體會)臨寫三遍。
(二)垂露豎無論起筆是方、是圓,收筆方法不同,特別是:垂露豎畫的收筆在圓轉時有個方向問題。許多書中僅指出“提筆自右往左回到筆畫中再收筆”,其實還應該有另一種收筆方法,即“提筆自左往右回到筆畫中收筆”。
小結、回想一下,懸針豎的特點。
三、學生練習
“十”是基礎,只有在“十”訓練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把后面的兩個字寫好。因此,“十”在活動時,所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
四、歸納總結。
讓學生把前面學習的橫畫和豎畫進行復習,并把它們的特點記清楚,這樣利于學生把筆畫寫準確。
板書設計
懸針豎
垂露豎
書法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
3.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4.培養對書法的熱愛及簡單的審美。
教學重點:
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教學難點:
1.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
2.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教學方法:講授法、直觀教學法
教具準備:練習紙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示《坐姿要求》。
1、學生自由讀;齊讀。
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正。
二、新課指導。
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
今天,我們一起來一起認識兩個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
1、“寫寫偏旁”。
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1)示字旁: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首筆為側點。第二筆為橫撇,與點拉開距離。第三筆寫垂露豎,與側點對齊。末點靠近豎畫起筆處,并注意與首點的變化。
2)衣字旁:與示字旁同理,撇點和末點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應。學習書寫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直接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相似之處和細微區別,力尋求教學突破口。
2、講“穿插”
左右結構的合體字,左右兩部分之間的距離要恰當,太緊太松都不行。為了更好地使左右兩部分融為一體,“穿插”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邊空間有余,而另一邊又有長筆畫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讓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
如“祝”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三例字指導
1、學習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
1)學寫“示字旁”:首筆寫右點,俯點啟下;第二筆寫橫撇,橫宜短,左低右高,夾角莫大;第三筆垂露豎寫在點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右點。橫撇可張揚一些,以顯神采。
礻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薄案!眱蓚字
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示字旁的字,你還記得嗎?指名回答。
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禱的意思。出示“!薄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如何寫好“!焙汀案!边@兩個字。請你觀察觀察我們如何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指名回答。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一邊強調重點筆畫,學生書空。
祝
“!保笥医Y構,左小右略大。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左右結構,左小右大!案!庇也恳獙懙脤捯恍
福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4)展示評議
指名回答:這幅作品的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鼓勵學生多發現同學作品的優點。
5)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意見及時修改。
2、學習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
1)學寫“衣字旁”:俯點啟下,橫撇的夾角莫大,折角對點。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撇點和右點。
衣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襯”“衫”兩個字
“襯”,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橫短,豎鉤長,點偏上,靠近短橫,“寸”的橫可穿插衣字旁最后兩筆撇點的上面。
襯
“衫”,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筆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點得下面,三筆撇由短到長,間距相等。
衫
3)同桌互評,看看誰得的紅星多。
四、課堂小結
談談你的收獲
書法說課稿4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中國書法藝術,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堂評價四個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講的是中國書法藝術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書法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開始對書法的入門學習有一定了解。
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一門線條藝術,在書寫中與筆、墨、紙、硯相得益彰,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書法從文字產生到形成文字的書寫體系,幾經變革創造了多種體式的書寫藝術。
1、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書法的發展史概況和特點及書法的總體情況,通過分析代表作品,獲得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的知識,并能作簡單的書法練習。
2、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書法的基礎知識,掌握其基本特點,進行大量的書法練習。
。ǘ┙虒W難點:
如何感受、認識書法作品中的線條美、結構美、氣韻美。
3、教具準備:
粉筆,鋼筆,書寫紙等。
4、課時:一課時
二、教學方法:
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收獲,并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采用欣賞法、講授法、練習法來設計本節課。
(1) 欣賞法:通過幻燈片讓學生欣賞大量優秀的書法作品,使學生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講授法:講解書法文字的發展簡史,和形式特征,讓學生對書法作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對書法理論的了解,更深刻的認識書法,從而為以后的書法練習作重要鋪墊!
(3) 練習法: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認識書法名家名作的書法功底和技巧,請學生進行局部臨摹練習。
三、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讓學生準備好上課用的工具,如鋼筆,書與紙等;做好上課準備,以便在以下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ǘ┮胄抡n,
通過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總結,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書法的意義和重要性!
。ㄈ┲v授新課
1、在講授新課之前,通過大量幻燈片讓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書法作品,使學生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
2、講解書法文字的發展簡史和形式特征,讓學生對書法作品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對書法理論的了解,更深刻的認識書法,從而為以后的書法練習作重要鋪墊!
A書法文字發展簡史:
①古文字系統
甲古文——鐘鼎文——篆書
早在5000年以前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龜甲、獸骨上刻出了許多用于記載占卜、天文歷法、醫術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掌握了金屬的治煉技術,便在金屬器皿上鑄上當時的一些天文,歷法等情況,這就是“鐘鼎文”(又名金文);秦統一全國以后為了方便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便將各國紛雜的文字統一為“秦篆”,為了有別于以前的.大篆又稱小篆。(請學生討論這幾種字體的特點?)古文字是一種以象形為主的字體。
、诮裎淖窒到y
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到了秦末、漢初這一時期,各地交流日見繁多而小篆書寫較慢,不能滿足需要,隸書便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隸書另一層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時還出現了一種草寫的章草(獨草),這時筆墨紙都已出現,對書法的獨立創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癫菰谖簳x出現,唐朝的張旭、懷素將它推向頂峰;行書出現于晉,是一種介于楷、行之間的字體;楷書也是魏晉出現,唐朝達到頂峰,著名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請學生談一下對今文字是怎樣理解的?),教師進行歸納: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已經擺脫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書體的形式特征
、俟盼淖郑杭坠俏,由于它處于文明的萌芽時期,故字形錯落有致辭,純古可愛,目前發現的總共有3000多字,可認識的約1800字。金文,處在文明的發展初期,線條樸實質感飽滿而豐腴,因它多附在金屬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戰國時期秦的文字,記載的是君王外出狩獵和祈禱豐年,秦篆是一種嚴謹刻板的純實用性的字體,藝術價值很小。
、诮裎淖郑弘`書是在秦篆嚴謹的壓抑下出現的一種瀟灑開放型的新字體,課本圖例《張遷碑》結構方正,四周平穩,剛勁沉著,是漢碑方筆的典范,章草是在隸書基礎上更藝術化,實用化的字體,索靖《急就章》便是這種字體的代表作,字字獨立,高古凝重,楷書有兩大部分構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時期優秀書法作品的統稱。《鄭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前者氣勢縱橫,雄渾深厚,勁健絕逸是圓筆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銘》法度森嚴、遒勁雄強,渾穆古拙、渾厚剛健,《神策軍碑》精練蒼勁、風神整峻、法度謹嚴,以上三種書體分別代表了唐楷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短m亭序》和《洛神賦》作者分別是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前者氣骨雄駿、風神跌宕、秀逸蕭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達到了由拙到巧、筆墨洗練、絲絲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們都是不拘泥于傳統的章法和技能,對后世學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文征明的書法文雅自如,現代書家沈尹默在繼承傳統書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滅的作用。
3、欣賞要點:
先找幾位同學說一下自己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或原則是什么?[或如何來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學生談完后,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然后自己要談一下自己的觀點:書法藝術的欣賞活動,有著不同于其它藝術門類的特征,欣賞書法傷口不可能獲得相對直接的印象、辨識與教益,也不可能單純為了使學生辨識書寫的內容,去探討言詞語匯上的優劣。進而得出:書法主要是通過對抽象的點畫線條、結構形態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從客觀物象各種美的體態,安致這些獨有的特性中,使人們在欣賞時得到精神上健康閑靜的愉悅和人們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結合講授出示古代書法名作的圖片,并與一般的書法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得出什么是格調節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書法可以說是無聲的音樂,抽象的繪畫,線條流動的詩歌。
四、課堂評價:
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內容結合板書。讓學生體會到祖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著重分析學生在書體形式特點和審美欣賞方面表現出的得失。讓學生懂得在欣賞書法時主要是通過對抽像的點畫線條、結構形態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從客觀物象各種美的體態,安致這些獨有的特性中,使人們在欣賞時得到精神上健康閑靜的愉悅和人們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書法說課稿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軟筆書法課《第5課女字旁、絞絲旁》。
一、說教材
本課依托是教育局配發的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法練習指導(寫字)》教材,處于第一單元的第5課。本課主要學習毛筆書法的偏旁“女字旁”、“絞絲旁”。
二、說教學背景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審美意識,是中華傳統藝術的根。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書法教育由于種種原因被忽視,導致現在很多人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規范漢字。近幾年來過教育部門多次提出關于加強青少年漢字書寫教育的提案和意見,書法教學逐漸被重視。我校也是把書法列入學生必修課之內,所以書法教學也是在摸索中前進。
三、說學生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在此之前,四年級大部分學生都接觸過毛筆,通過前面的幾節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書寫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因為書法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需要靜氣凝神,對初學毛筆字的他們來說,也會有畏難的情緒,但我想學生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并且有著較強的求知欲的,只要得法的指導,學生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夠理解和掌握“女字旁”和“絞絲旁”的區別與運筆方法。
。2)初步學會“始”、“如”、“經”“紀”幾個字的寫法。
。3)通過對作品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知書法作品之美。
2、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書法作品,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弘揚祖國的傳統書法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女字旁”、“絞絲旁”的運筆方法。
難點:感受漢字的美。
六、說教法與學法
書法課的特點就是有很強的動手操作性,老師講解、引導,直接示范是最主要的教授方法。學生的學習最主要的是以臨摹和練習為主。本節課主要用了投影儀和毛筆集字卡為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清楚地分析撇畫的形態以及運筆行筆過程。
老師引領大家欣賞學習書法家的經典作品,展示書寫完成的成品書法作品,讓學生感知,并以獎勵激趣。
學習書寫的過程中采用了集體講解和示范,以及單個指導示范。學生之間采用互相學習、互相品評的方法。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河^察“始”“經”引出偏旁。
。ǘ⿲W習新知
女字旁:撇點的.撇略直,點要彎。次撇有弧度。提的起筆要低,收筆不可穿過次撇。
絞絲旁:兩個撇折的撇走向基本一致,第一個折向下行筆,第二個折向上挑出。
。ㄈ┓蹲謱W習指導
觀察“始”、“如”、“終”、“紀”發現偏旁在每個字中的書寫特點和整個字的間架結構。
。ㄋ模┩卣寡由
女字旁在字左時,末筆提的收筆應注意什么?
。ㄎ澹┱n堂小結
組織學生回憶本課的重點,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獲。為你們的收獲鼓掌。老師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八、說教學反思
書法課貴在培養學生興趣,重在教給學生練習書法的方法。教學中我重視引導學生通過看看帖、臨摹、欣賞書法內在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我重視引導學生正確的書寫,注重課堂實際,老師示范,做到示范準確,講解清楚,同時指導扎實有效地學生練、寫。
以后在教學中要更加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
書法說課稿6
【教學目標】:
1、了解書法是中華民族一門古老的藝術,是國粹。
2、讓學生正確掌握毛筆書法的用筆方法——中鋒行筆
【教學重點】:
教給學生在學習毛筆書法時怎樣掌握最基本的運筆方法。
【教學難點】:
其中中鋒行筆是本節課學習的一個難點,通過教師演示,方法指導等教會學生掌握好這個難點。
【教學準備】:
筆、墨、紙、硯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要通過介紹書法藝術的歷史淵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入“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請同學們欣賞古代書法家的作品,目的是讓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美學追求、人文精神、聰明才智、思想感情,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是民族的象征。書法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美的藝術”。
二、新授:主要教學生學會毛筆書法的用筆方法。
1、做好書寫前的準備。
。1)執筆:五指執筆法是幾種執筆方法中最科學的一種執筆方法,也是從唐以后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方法。
。2)坐姿:學生較易掌握,要注意兩臂之間要開闊。
。3)蘸墨:筆毫全部浸泡在墨汁里,然后在硯臺或瓷碟邊緣將筆里多余的墨汁宕出并理直筆毫。蘸墨不易過多也不易過少,再次蘸墨要等筆毫里的墨汁寫干,蘸一次可寫多個字。
2、運筆方法:
中鋒行筆:令筆鋒在筆畫中行,這是千古以來不變的規律,是書法的根本_。中鋒行筆寫出來的筆畫圓潤、渾厚、充實飽滿,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像一個健康的人充滿生命活力。
要中鋒行筆,首先要逆鋒起筆,回鋒收筆。逆鋒和回鋒是起收的兩個呼應動作,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中鋒行筆,使線條更加圓潤、飽滿。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用筆方法,通過課件反復示范,然后學生對照練習。
三、運筆練習:課件演示
1、線的練習:橫向線縱向線、斜向線(左右)
2、點的.練習:點是線的濃縮,包括:橫點、豎點、左斜點、右斜點。
3、折的練習:兩筆對起為折。
四、對貼習字
1、讓學生了解傳統書法書寫的規律是:從右向左豎著寫。
2、學生對貼習字練習。教師指導,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式及錯誤的運筆方法。讓學生對字體結構的布白規律有初步的了解,為今后學習埋下伏筆。
3、小組自評,教師點評,展示作品
目的讓學生有成就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正確地掌握運筆方法,書寫出圓潤、飽滿有立體感的線條和簡單的結字。為今后的書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五、小結:本節課重點地學習了傳統書法的基本運筆規律: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同學們依據本節的重點,回去多做練習。要了解更多更深的書法知識,有待于今后教學中繼續探討。
六、作業:對貼練習3遍。鞏固本節重點。
書法說課稿7
教學目標:
1。掌握左右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的書寫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字的占位比例的寫法。
教學準備:
范字圖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所寫內容。
二、引出本節課的`練習內容,板書課題。
1、出示范字,學生觀察。
2觀、察找出規律,小組討論總結。
“循、徐、屋、屆”書寫時,要調整平衡,避免出現重心偏離的現象。
3、打開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照一照字的規律,先進行臨寫。
4、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書法說課稿8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法凝聚了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審美意識,是中華傳統藝術的根。書法藝術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毒V要》對小學低年級硬筆學習提出明確要求:學習用鉛筆寫正楷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筆順規則;會借助習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書寫力求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币勒沾缶V要求,在《山字旁》一課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教學嘗試。
一、學情分析
基于二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點,針對學生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筆畫筆順不規范的現狀。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力求提升學生寫字的技能。
二、說教材
1、《山字旁》是二年級下冊鉛筆字筆字教學的第十三課,依照課標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書寫情況、存在問題,在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化,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不斷完善寫字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寫字技能。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探究山字旁的特點,養成讀帖觀察、分析結構,總結書寫規律的能力,把字寫得美觀大方,養成“提筆即寫字”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觀察、比較、臨摹的基礎上,掌握山字旁及含有山字旁的字的書寫技巧,要求寫得端正,比例結構恰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古代名作,激發寫字興趣,養成正確的雙姿。
3、教學重難點:
通過探究山字旁的特點,養成讀帖觀察、分析結構,總結書寫規律的能力,掌握山字旁及含有山字旁的字的書寫技巧,要求寫得端正,比例結構恰當。養成正確的雙姿。
三、說教法
對二年級學生來說,觀察有利于提高寫字的正確率和美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善于抓關鍵處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的示范至關重要,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再配上語速的變化,讓學生從眼、耳兩方面感受運筆的變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說學法
通過師評、生評的方法,營造寬松、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得到啟迪。尤其是評同伴的字,學生會再一次去體會書上的例字,發現字的形體美,學會實事求是地評解并學習他人的長處,揚長避短,激發起學生寫好字的愿望。這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利于學生對寫字的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形成較深刻的認識。
五、說教學流程、設計理念:
教學流程是這樣設計的:游戲、視頻導入新課、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展示、書寫練習、展示評價。
1、激發興趣!俺晒Φ慕虒W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寫字是一種枯燥的學習,要使學生樂于寫字,就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課前做手指律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鍛煉了學生手指的靈活性,為寫字做準備。欣賞書法名家作品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使學生對書法名家產生景仰之情,激起學生“想寫好字”的.愿望。
2.比較觀察,體會書寫的美感。首先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讓觀察思考帶有山字旁的例字的書寫特點和結構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然后通過合作探究環節讓學生共同探究出例子的書寫特征,比如說山字旁宜小,居上,嶺字撇捺伸展,下點與上對正,峰字折文撇捺伸展,下豎與撇捺交叉點對正等等,讓學生再發表自己的看法;(3)集中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強調坐姿及握筆姿勢,重視寫字的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我覺得寫字課更應該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3.改變評價方式,體驗成功的喜悅。寫字的技能性很強,只有加強練習,才能把“想寫好字”的愿望變為現實。練習后以“點面”結合的方法即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圈一圈同桌寫得好的字,然后在組上班內展示,通過展示交流,讓學生欣賞、吸取班內同學所寫字的優缺點,促進學生整體書寫水平的提高。評議后,學生自己再糾正,加深體會,提高練寫質量。
4、課堂檢測。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因為在集中練習環節,學生已剛剛寫過字,這個環節只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以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書寫方面有哪些更多的了解和提高。
書法說課稿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掌握漢字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練習,把不同結構的字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3。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正確的寫字姿勢
1。同學們,誰能說說正確的寫字姿勢是什么樣的?
(身體坐正,腳平放,注意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隨學生的回答,出示學生正確書寫姿勢的畫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導入新課
本學期我們的寫字課和上學期一樣,間周上鋼筆字課和毛筆字課。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上鋼筆字課。
三、學習新課
1、打開書第1頁,指名讀字。
2(出示課件“確”“悟”)
。1)請學生注意觀察這個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
。2)教師相機介紹:“確”“悟”為左右結構的字,左邊寫得窄一些,右邊較舒展!笆弊衷谧值淖筮呑鲎值牟考䲡r,下面的口橫折及下面短橫都要向右上斜一點。豎心旁的左右點不同:左為“左點”,下部稍向左斜;右為側點。左點略低,右點略高。
。3)各學習小組討論其余的字。
四、學生練習
1、學生描描、臨寫。
2、請學生上黑板寫。
五、根據學生練習情況總結
我們在書寫左中右結構的字時,不僅要注意左中右和上中下的寬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將筆畫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書法說課稿10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書法的演化過程、特點及其藝術價值。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3、了解書法家的風格特點及書法評價標準,并能作簡單的書法練習。
4、感受中國書法的藝術美,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中國書法欣賞課。沿著中國書法發展演變這根主線進行欣賞,使學生在欣賞書法美的同時了解書法結構規則。以“永”字為代表,剖析書法結構。本課最后以大量篇幅編排了古代書法名作欣賞。本課在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色:
(1)以時間的先后順序了解書法的發展演變。
從文字的發端“甲骨文”至宋代書法名家蘇軾作品欣賞,展示了不同面貌的書法演變,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漢朝的隸書、唐朝懷素的草書、顏真卿的楷書等等,這種編排使學生更系統、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書法藝術,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更能幫助學生用發展的眼光欣賞中國書法作品。
(2)使學生了解書法結構知識。
欣賞書法藝術,不僅要從形式上去分析,更要剖析書法結構內涵。本課重點以書法的構成要素——平衡、勻稱、參差、連貫、對比、動靜等方面分析書法藝術的內涵,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深入理解。結合書法與體操等藝術的共通性,分析書法的結構規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特點及如何評價書法作品。
2、了解書法表現形式構成的要素,體會書法所表達的內涵。
難點:
如何理解書法的字如其人以及精神風貌。
教學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分析、討論、認知、體驗、練習、展示、評述等完成學習。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的書法資料。
(教師)從甲骨文至宋代書法圖片資料,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展示,學生欣賞中國古代、近代書法藝術,教師講解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演變過程。
提問——天下第一行書是什么?
二、深入賞析:
1、利用錄像或多媒體課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漢、晉、唐、宋代的優秀書法作品,提示學生思考:書法藝術是如何從甲骨文演化而來的?
2、分析“永字八法”所體現出的動勢。結合體育分析書法所表達的生命感。
提問:《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它好在什么地方?
歸納總結: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評曰:“飄若游浮云,矯如驚龍”。王羲之的書法精致、美侖美奐,是極富有美的觀賞的?傊褲h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標志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
3、顏真卿作品《顏勤禮碑》進行簡介
賞析與提問:宋代大詩人陸游說過一句話:“學書當學顏”。明代書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觀點,意思是學習書法應該先從顏體學起,而學好顏真卿的書法,要先學習顏真卿的做人。還有把顏真卿的書法比作三國時期的關羽。書法界有一種說法:“字如其人”,顏真卿與他的書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近千年來受到書法界的如此贊譽和推崇呢?
4、思考、討論、回答:試分析顏真卿書法的特點。
在書法,顏真卿是繼二王之后成就、影響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圓滿舒展,剛健遒勁,氣概凜然,形成了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風格。顏真卿忠義節烈,舍生取義,他的書法就如他的為人,正氣逼人。
書法說課稿11
教學目標:
1、認識筆畫臥鉤。通過觀察分析臥鉤形態以及“心”字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2、學習書寫含有筆畫臥鉤的字。
3、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執筆方法。
教學重點:臥鉤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寫法技巧、運筆方法。臥鉤弧度勢態的把握,“心”字的.結構教學。
教學方法:自學、講、練法
教學準備:田字格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過渡:
1.欣賞圖片。老師最近在練字,要想把字寫好,必須要選好字帖。個人喜歡田老師的字。今天就把它帶來想和大家一起欣賞。怎么樣,好看嗎?好看在哪了?2.想把字寫好,首先筆畫至關重要。因為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筆畫“臥鉤”的寫法。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寫“臥鉤”筆畫。
1.形象比喻,初識筆畫“臥鉤”的形態。提問:臥鉤像什么?(月亮、小船、香蕉)(你們說的都很形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彎度。)
2.觀察臥鉤形態。提問:臥鉤的彎度是怎樣的?(臥鉤彎度大一點)
3.師講解示范,臥鉤的寫法,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
A、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運用兒歌,掌握寫法。前邊大彎后略平。輕起漸按鉤前頓,出鉤輕快且有力。
B、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臥鉤”有什么特點。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
4.小結:臥鉤:起筆輕,右下斜,呈弧形,收筆頓,左上鉤。
三、學寫例字:
1)、說說哪些字有這個筆畫呢?
2)、運用多媒體講解并示范“心”第1筆為垂點,略向左斜,從橫中線上起筆,寫在半格中間;第2筆臥鉤,鉤尖略低于起筆的齊平線,起筆處不要與垂點靠得太近;第3筆為挑點、第4筆為右點。教學“心”字時,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了一個“心”字,它有三個點,臥鉤是這個字的重點筆畫。每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臥鉤”像一個人躺在吊床上,第一點最低,因為枕頭要低一些,第二點,因為他的手舉得很高,第三點正好落在橫中線上。
3)、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例字,學生擺好三個點的位置。
4)、教師的直觀示范,把例字的書寫過程展示給學生看,明確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學寫忠、思、想,了解變為心字底后寫法的不同。
五、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六、總結
每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要想把這個故事講_,必須把筆畫寫的到位,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收獲滿滿。
書法說課稿12
教學目的:
1、掌握字的書寫規律—整齊平正。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3、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提高他們對書法的鑒賞能力。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寫有名人名言的'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
2、邊看邊想:這一段話寫得漂亮嗎?為什么?
3、小結并板書:整齊平正。
二、指導書寫:
1、指導寫“衛”字。
〈1〉橫向筆畫較平,豎畫要直。
〈2〉范寫:衛
〈3〉生試寫一個。
2、指導寫“不”字。
〈1〉橫較平,豎宜直。撇、點相稱。
〈2〉范寫:不
〈3〉生試寫。
3、生自學自悟。
〈1〉學生看書P9—10。
〈2〉討論如何寫好“革、尋、歪”這三個字。
〈3〉指名談并演示:
革橫向筆畫上下對正,長豎居中。
尋長橫較平,上下部對正。
歪橫較平,上下兩豎對正。
〈4〉學生試寫“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練習。
1、讀、想含義。
2、討論:如何寫好名人名言?
3、學生試寫。
四、同桌之間互相欣賞、指正。
五、生邊聽音樂邊練習P9—10的字各兩個以及第二條名人名言。
書法說課稿13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罢f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考試中,還是在以后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
一、說教材
教材,課堂之本也。教學只有立足于“本”,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有的放矢。因此,在授課前我對本課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本課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鑒賞模塊第5課,屬于“美術鑒賞”學習模塊。主要內容是了解書法藝術的表現語言,掌握鑒賞書法作品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思想。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獲得審美享受。
二、說學情
了解學生是教學的起點,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更要備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探究精神,他們思維活躍,見解獨到,觀察能力與感知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但是在書法作品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他們來說是十分困難的,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會以活動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感受到書法的藝術魅力。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與技能:了解書法藝術的表現語言,掌握從筆法、結體、章法、墨法幾個角度鑒賞作品的方法,能夠結合作品內容、創作背景等體會作者思想。
過程與方法:欣賞古代書法大家的藝術作品,觀察書法作品中漢字的筆法、結體,從整體上分析章法和墨法,并結合資料從內容和背景等方面深入了解書法作品深層次的意蘊,體會作者的精神世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感,更加熱愛書法藝術。
四、說教學重難點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由此我設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書法作品中筆法、結體、章法、墨法的藝術特點。難點是從筆法、結體、章法、墨法等多個層面分析書法作品,理解“書為心法”的概念。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同時為了輔助我的課堂教學,我還準備了一系列書法作品等工具。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美術鑒賞活動的規律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特點,我將以“鑒賞”為線索,通過以下六個活動將我的授課思路為各位老師一一道來。
活動一:趣味情境導入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前提,為了充分調動大家的學習興趣,我將通過出示不同書體的“書法”二字,請學生回答問題:你在圖中都看到了哪兩個字?分別是用哪種書體進行書寫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書體的不同并激發學生欣賞書法作品的欲望,以此來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書為心畫——中國書法》。
活動二:作品內容識讀
美術課堂凸顯視覺性,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看”的基礎上展開鑒賞學習。我會展示一系列書法作品,請學生觀察并思考問題:作品中變幻豐富的線條是通過什么筆法表現出來的?通過觀察總結出平動、提按、絞轉三種常見筆法。
接著繼續展示篆書“南”、楷書“唐”、行書“增”3個字,提出問題:字體中的字分別屬于什么字體?線條分別對應了哪些筆法?進而師生共同總結出:小篆主要以中鋒用筆,在書寫過程中,筆鋒處于筆畫的中間部位,其筆法以平動為上。楷書和隸書兼有平動、提按的筆法,筆畫形態不斷豐富。行書、草書、大量使用絞轉,線條活潑多變。
通過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視覺感受,建立對于書法的初步認知。
活動三:形式語言審美
此時,同學們興致盎然。事不宜遲,我會展示《石鼓文》《張遷碑》《顏勤禮碑》,提出問題:篆書、隸書、楷書在字形結構上有什么區別?我的學生不難得出:篆書結體端莊,楷書方正、隸書扁平的特點。接著我會繼續出示顏體“神”與歐體“神”,學生討論問題:同種書體之間結構為什么會出現差異?師生共同總結出不同書法家在書寫時會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與書法家的`個人經歷、性格有關。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字體的章法,我會出示董其昌《謝惠連雪賦》和徐渭《行草應制詠墨圖》,引導學生感受《謝惠連雪賦》的行間間距大,《行草應制詠墨圖》的布局隨意自在。進而總結:每個字都有基本的結構法則,字與字、行與行的組合又形成整篇的結構。章法在變化中追求統一,其中《謝惠連雪賦》總體較為規整,《行草應制詠墨圖》布局隨意自在。
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書法字體的結體和章法,對于墨法這一知識點相對簡單,所以我請學生進行總結,得出:書法字體用墨有濃淡之分,一般篆書、隸書、楷書多用濃墨,給人以筆沉、力度充沛的感覺,淡墨常用于草書、行書,給人淡雅雋秀、清新飄逸的感覺。除了濃淡,古人還用“枯”和“潤”來形容墨法。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內深入探究書法作品的藝術特色。
活動四:社會文化理解
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定的創作背景,因此我們在鑒賞作品時應多角度、多層面的聯系文化和生活情境。所以,我會展示“天下十大行書”作品,小組討論:書法家個人風格的形成和什么有關,為什么說“書為心畫”?根據學生代表回答,我順勢進行總結:由于作者筆下文字隨心而變,故為“書為心畫”。
活動五:方法歸納應用
美術鑒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用恰當的美術語言對作品進行解讀評價與交流,發展自身的美術鑒賞力。為此,我將創設情境,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到博物館觀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請同學們作為講解員介紹作品。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投入到作品的賞析之中,分享彼此的見解,我也會在學生發言后對他們的觀點大加贊賞并加以補充,以此環節幫助學生鞏固所學。
活動六:小結升華作業
我將以提問的方式請學生談本課的收獲,并引導學生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倡導學生課后去美術館看一場書法展,體會今天的藝術家書法當中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世界,以求達到從課堂之內到課堂之外的延伸,進一步鞏固鑒賞的方法。
八、說板書設計
優秀的板書,可以更加直觀、更有層次性地便于學生理解。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書法說課稿14
各位老師:
你們好!
首先我先說一說我講本節課的理由,前段時間縣防疫站給各個學校測試了一下學生的視力,測試的結果令我大吃一驚,每個年級都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近視,就連低年級也是這樣,醫生說以后看電視的時候要注意了。我想看電視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我認為主要還是學生平時看書寫字姿勢不正確造成的,于是我調查了一下學生上課時的坐姿和讀書寫字的姿勢,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錯誤的。我把這個現象向校長匯報了一下,并建議把書法課作為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校長欣然接受,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我們校本課程第一節課。下面我就把本節課的內容向大家匯報一下。
一、說教材
1、說教學背景: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校校本課程書法第一課《硬筆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法凝聚了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審美意識,是中華傳統藝術的根。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書法教育由于種種原因被忽視,導致現在中小學生、甚至大學生書寫水平嚴重下降,大多不能寫出一手漂亮整潔的規范漢字。至此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門也多次提出關于加強青少年漢字書寫教育的提案或意見,書法教學逐漸被受重視。
但是書法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學習過程要講求循序漸進,第一節書法課應從學習書法的重要性或簡單的書法史講起,但是那樣又太乏味,學生容易厭倦,所以我打算換個角度來講,從“如何才能寫好字”開始,讓學生先有了寫好字的欲望,明白怎樣才能寫好字,從而投入到學習中來。
2、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正確的坐姿與執筆方法。這是基礎目標。
2、能利用口訣記住正確的坐姿和執筆方法。
技能目標:會用正確的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練習寫字。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書法作品,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3、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坐姿和執筆方法。
2、會用正確的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練習寫字。
教學難點:
會用正確的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練習寫字。
二、說教法: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行),中小學寫字教學總的要求指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并有一定的速度。通過寫字教學,使學生初知書法,欣賞書法,培養傳承祖國文化的責任感。”針對以上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交流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質疑釋疑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書法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感悟力。
三、說學法:
通過書法作品欣賞,讓學生對寫好字產生學習欲望。明白正確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的必要性,以交流感悟與實際操作練習相結合。
四、說教學過程:
通過上面的分析,本節課我一共安排了五個環節。
一、第一環節是欣賞書法作品,為學習書法激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師生共同欣賞一組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書法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看完圖片之后,讓學生談感想,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出想學書法的欲望。
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出三個問題:他們為什么能寫的那么好?我們能不能寫的那么好?怎樣才能寫的那么好?對寫好字進行質疑。 從而得出:一筆好字看了以后,令人賞心悅目。但是要寫好字必須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從而引出課題《硬筆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二、解疑惑,學新知。
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寫一手好字”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不懈的刻苦練習。下面分兩步來講解。
第一步講正確的寫字姿勢。首先讓學生觀察幾幅錯誤的坐姿,讓學生找出與自己一樣的姿勢。得出這樣的坐姿是不正確,并用多媒體演示這樣坐造成的危害。從而引出什么樣的坐姿才是正確的呢?多媒體展示正確的坐姿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出正確的坐姿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平。一尺一寸一拳頭。
讓學生按正確的坐姿做好,老師巡視檢查并糾正錯誤的坐姿,及時的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為了讓學生以后更快的能做好,我特意給學生準備了坐姿操:兩點靠,八字形,頭抬高,腳放平。用多媒體演示并讓學生當場訓練。
接下來講執筆方法。首先同桌交流自己的握筆方法并展示,然后多媒體出示九種錯誤的握筆姿勢,并讓學生找出和自己一樣的握筆姿勢,指出這樣的握筆都是錯誤的,到底什么樣的握筆才是正確的呢?多媒體出示正確的握筆姿勢是三指執筆法,具體要求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處,筆桿和紙面呈60度左右。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并通過多媒體展示幾幅分解圖來解釋說明正確握筆的幾個著力點。
由于學生錯誤的執筆已經養成,一時改正很困難,所以,我想了一個方法來幫助學生糾正,叫橡皮筋固定法,教師當場演示,學生訓練掌握。
最后總結出正確握筆后的姿勢是:一寸距,二指圓,三指齊。也就是一抵二壓三襯托,指實掌虛腕靈活。
第三環節,利用正確的坐姿和執筆方法練習寫字,多媒體出示真人書寫字帖,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并糾正錯誤的坐姿和執筆方法。
第四環節,課間三分鐘,學生做手指操。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手腦協調,也放松了學生的大腦,使雙手進一步得到解放。
第五環節,總結。
多媒體出示第一環節時提出的三個質疑,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來自己解決這三個問題。學生解決三個問題的過程亦是復習本課重點內容的過程,而且也做到了首尾呼應。(5分鐘)
最后利用兩分鐘欣賞我們學!澳h香”書法社成員成長的過程圖片,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書法說課稿15
各位老師你們好!下面是我的說課內容。
說教材,目標,教法。
我將教學目標設為以下幾個部分:
1、掌握“重心居中、以點為中、撇捺對稱、點畫勻稱!钡膸追N書寫規律。
2、通過討論、評價及實踐等教學方式,了解帶有幾種規律不同的字,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認識到學好書法必須要持之以恒。
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掌握書寫規律。
說教學過程,設計理念。
下面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及設計理念介紹給大家。
第一環節:自主學習
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學、自悟了解結構特點。
第二環節:小組合作
在小組內交流看法,書寫規律。結構書寫規律有四種情況,老師最后可以補充:(1)重心居中。凡是豎畫居中的字,結構應以豎畫為中心,這樣寫出來的字,結構才會平穩、對稱。(2)以點為中心。凡是漢字中以點為起筆的字,只要這個點在中間,就要以這個點為中心基準,來安排其他筆畫。(3)撇捺對稱。以撇捺為主筆對稱組成的字,其左撇右捺,如同人的'左右手,一定要對稱,不能一長一短,一高一低。(4)點畫勻稱漢字的結構十分重視點畫的勻稱,在注意點畫本身安排的同時,還要注意點畫之間的空白?瞻资欠駝蚍Q,也表現了點畫是否勻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通過這四種書寫規律的大屏出示,讓學生了解結構書寫規律的真正含義。
第三環節:指導書寫。我是一邊講解,以邊指導書寫。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掌握得快一些。比如“在講重心居中”的規律時,弄清要領后,指導書寫,學生們立刻就明白結構應以豎畫為中心。寫時就知道“木”字的豎畫寫在了豎中線上,撇捺兩畫也較舒展。就是這樣,我講一種規律,練寫幾個字。效果極其明顯。就這樣,當最后點畫勻稱這一規律傳授過后,學生們也快將這幾個范字完成了。采取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及更好的突破難點。
第四環節:自由練練。在課堂練習中,有一組常用漢字訓練。都是以撇捺為主筆對稱的字,只有左撇右捺對稱,撇端與捺腳基本平齊,結構才會美,才能左右得當,重心平穩。我把這個小常識告知學生們,并正確的讀貼,一定要讀懂。只有真正讀懂了,才能將字寫好!
第五環節:作業展示。全班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指出優缺點。
第六環節:熏陶與拓展。通過欣賞學生們的一些硬筆書法作品,鼓勵向寫字好的學生學習。學習他們用心習字的精神。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水平,也激發了學生對語言文字和中國書法藝術的熱愛!
【書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書法說課稿07-05
硬筆書法說課稿06-24
小學硬筆書法說課稿11-20
小學硬筆書法說課稿(優秀)01-30
高中美術中國書法說課稿范文12-16
高中美術《書為心畫-中國書法 》說課稿02-20
關于書法的作文:書法的美02-20
書法作文(經典)07-29
(精選)書法作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