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通用8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1
根據上級衛生部門對學生防病工作要求,在繼續做好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學校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學生健康監測及危險行為因素監測工作,認真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衛生教育,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努力開展健康教育衛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增進學生自我防疾病潛力和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減少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并且在初一年級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嚴格地監督校內的飲食、飲水
對食堂要求:杜絕無證上崗,對食堂工作人員,學校飲食店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把上崗須知操作規范等資料,上墻張貼,便以督促,對照堅持一個原則,飲食店不銷售“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對食堂和的所進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和監控,堅決杜絕食物中毒,措施如下:
1、嚴格地把關進貨渠道,杜絕三無食品、飲料和過期食品。
2、定期由監督員去抽查。
3、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上報有關單位。
4、定期對學生和從業人員進行衛生宣傳。
5、但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保護好現場和護送病員入醫院治療,另外保護好現場。
三、繼續抓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1、認真地做好眼保健操,關鍵問題是輔導好眼睛保健操的正確穴法和姿勢,以至于到達有效的效果。
2、認真地開展好護眼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自身護眼保健意識。
3、杜絕任課教師拖課和增加課處作業量,減少用眼的`負荷,課后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多做室外活動。進一步督促家長切實地關心自我的子女,關心他們的起居飲食,少吃高糧高脂肪等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等資料及做到預防體育傷害事故工作。
在傳染病的防治上,做到用心預防及實地扼殺傳染病苗子,并且及時地做好“三早”工作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地做好登記工作,并進行跟蹤調查,做好“非典預防工作,深入各班級進行詢問和做好記錄工作。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執行力為抓手,保證學校環境凈化、美化,使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以貫徹“健康第一”理念為切入點,擴大學生視力不良和齲齒群防比例,加強“兩課兩操”的管理,做好計劃免疫登記造冊工作,使學生常見病、傳染病、地方病的發病率控制在省頒標準內。
二、方針目標
1、學生的近視率達到省標準要求。
2、做好學生“六病”防治工作。
3、學校要達到凈化、綠化、美化。
4、抓住健康課堂教學效果,保證學生身體健康。
5、抓好學生兩課兩操的工作,保證學生視力不良率低于國家標準。
三、具體措施
(一)抓好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1、抓好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指導教師上好健康教育課。任課教師要在認真備課的同時,上好每一節課,要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常識方面的教育,增長學生的衛生保健知識。通過健康教育,學生要進一步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提高防病能力。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學期,學校設置兼 職心理健康教師,并在高年級學生中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重點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教育學生具有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
3、抓好常規衛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要求師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說臟話、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腳:不亂穿馬路、不踐踏草坪”。
學校利用晨會時間對學生進行衛生養成教育,嚴禁學生購買小食品,教育學生在學校不準吃零食;指導學生注意日常的體育衛生、勞動衛生、學習衛生;每天組織學生上好眼保健操,保護視力;上好課間操,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4、重視衛生宣傳,推動健康教育。
本學期,每周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的播音;建立衛生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擴大健康教育宣傳面,推動健康教育。組織全校教師進行衛生知識的學習,并進行考試。組織各年級學生積極參加出健康小報,并進行評比,推薦優秀的參加片賽。
(二)加強健康監測工作,搞好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
1、加強健康監測工作,掌握學生健康狀況。
為了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工作。每周一,各班級衛生員對學生的個人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學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剪指甲。在秋冬季節交替學生易發傳染病的時期,衛生保健教師深入班級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
2、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
在感冒多發季節,采取積極的措施,及時為各辦公室、教室噴灑醋和消毒水,搞好多發病和常見病的預防工作。及時向學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視、齲齒的藥品;及時為學生進行一般外傷的處理。
3、開展齲齒的防治工作,降低齲齒發病率。
4、組織全校學生做好體檢,并及時反饋信息給家長,做好六表上墻。
(三)加強學校衛生管理,不斷改善衛生條件。
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能陶冶學生的身心,而且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為此,我們要注重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創造條件積極改善衛生狀況。
1、堅持衛生管理檢查制度,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繼續堅持“四掃、四拖”的衛生管理制度,值周生堅持每天進行檢查;要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徹底的衛生大清掃制度,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進行檢查、總結、評比,使學校達到凈化、綠色、美化的要求。
2、加強衛生監控,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校要繼續加強對校外食品衛生的監測工作,保證學生的食品衛生,保證校園衛生環境的良好。
我們要在新的學期里,深入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積極搞好學校的衛生工作,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實施《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衛生工作法規,以健康教育為基礎,以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防治為重點,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保健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護能力,努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工作重點:
1、積極配合鎮衛生防疫站完成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健康體格檢查工作。
2、繼續加強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管理,做好學生晨檢及因病缺課、因病追查登記,及時、準確上報因病缺課網絡信息,建立健全防護體系,有效控制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發病率。
3、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范、自我保護及自我保健意識。
4、注重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5、完善衛生檢查制度,由強化的管理逐漸轉為內化的習慣。
三、工作措施:
1、強化全體教師參與衛生管理的意識,貫徹每位教師“健康第一”的思想。讓教師真正從學生的健康出發。
2、學生的體質監測和健康檢查是本年度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動員全體師生積極、密切配合鎮的體質監測和健康檢查工作,認真準備,嚴格按照要求逐一落實,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快”、
“靜”、“好”的完成檢查工作。
3、春季是傳染病和流行病的多發季節,繼續加強晨檢,因病缺課統計,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深入落實傳染病的報告制度、隔離制度、消殺制度。認真監督、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并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因病缺課情況。
4、做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防近:繼續重點抓好預防工作,充分利用“三月”防近周、“六六愛眼日”以及健康教育課進行宣傳。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最大限度的降低近視眼的患率。
防齲:對全體學生開展口腔免費普查普治工作,一、二年級學生在補牙的基礎上再對6齡齒做窩溝封閉。積極做好學生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教育學生少吃零食甜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并使用含氟牙膏,養成定期看牙醫的好習慣。
防治沙眼:教育學生講究個人衛生,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患了沙眼及早治療并堅持用藥,充分認識沙眼的危害性,與家長建立共識,將沙眼病控制在最低水平。
預防傳染性疾病:向學生宣傳疾病特征,教育學生減少到人多的地方的次數,鍛煉身體,適當增減衣服。食堂、廁所每天放學后消毒,教室等公共場所每周五放學后消毒,為師生提供健康
的學習生活環境。
5、利用黑板報、宣傳畫廊等形式開展各類活動,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做好各個衛生宣傳的活動。
6、配合鎮防疫站做好學生的各種檢查和接種工作,及時查漏補缺,確保每位學生接種齊全。
7、認真做好飲水機的衛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飲水衛生制度和預案,每天有專人對飲水機的濾嘴進行消毒,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飲水衛生習慣。
8、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好的為師生服務。
9、做好資料完善工作:完善規范,實事求是,嚴格管理。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4
工作目標:確保衛生保管室物資擺放有序、取用便捷,每月盤點準確率達 100%。
具體措施:
分類存放:按 “清潔工具區”“防疫物資區”“藥品區”“雜物區” 劃分區域,每個區域貼明標簽,如 “清潔工具區” 細分為掃帚、拖把、抹布等子類別。
出入登記:建立《物資領用登記表》,各班領用工具需班主任簽字,教職工領用藥品需注明用途及數量,每日下班前核對庫存。
定期維護:每周一檢查清潔工具完好情況,對松動的拖把桿、破損的垃圾桶進行維修或更換;每月對消毒液、洗手液等液體物資檢查保質期,臨近過期產品單獨存放并標注。
環境保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貨架,每周五進行全面清掃,保持室內干燥通風,防止物資受潮變質。
時間安排:
每日:登記核對領用情況,清潔地面。
每周一:工具維護與區域整理。
每月末:全面盤點,更新庫存清單。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5
工作目標:保障防疫物資充足儲備,規范領用流程,滿足學校突發防疫需求。
具體措施:
物資儲備:按在校師生人數的 1 個月用量儲備口罩、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其中兒童口罩占比 60%,成人口罩占比 40%;體溫槍備用 2-3 支,定期校準。
領用規范:班級領用防疫物資需提前 1 天報備,由衛生老師統一發放;臨時應急領用需校長室簽字批準,優先保障課堂及集體活動需求。
效期管理:對口罩、消毒液等標注入庫日期及保質期,采用 “先進先出” 原則發放,距保質期不足 1 個月的物資單獨放置,聯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調處理。
應急預案:若物資儲備低于半個月用量,立即向學校后勤部門提交采購申請,同時聯系上級教育部門協調調配。
時間安排:
每周三:檢查防疫物資庫存,更新儲備清單。
每月:校準體溫槍,核對效期。
每季度:修訂應急領用流程,組織模擬演練。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6
工作目標:杜絕安全事故,確保藥品、消毒用品等危險品管理符合安全規范。
具體措施:
危險品存放:將酒精、84 消毒液等易燃、腐蝕性物資單獨存放在帶鎖的專柜,鑰匙由衛生老師專人保管,張貼 “危險品” 警示標識,嚴禁學生接觸。
藥品管理:內服藥品(如退燒藥、創可貼)與外用藥品(如碘伏、紅花油)分開存放,標注適用癥狀及禁忌;過期藥品集中收集,由專業機構回收處理,不隨意丟棄。
安全檢查:每周檢查電路、貨架穩定性,避免物資堆放過高;夏季高溫時段加強酒精等物資的存放檢查,防止揮發泄漏。
人員培訓:開學初對教職工進行 “危險品領用安全培訓”,強調消毒液稀釋比例、藥品使用劑量等注意事項,發放《安全使用手冊》。
時間安排:
每日:下班前檢查危險品專柜鎖具。
每周五:安全隱患排查,記錄《安全檢查日志》。
每學期初:組織教職工安全培訓。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7
工作目標:為學校衛生教育提供物資支持,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
具體措施:
物資支持:配合健康教育課,準備洗手步驟圖、牙齒模型等教具;開展 “衛生小標兵” 活動時,提供抹布、小噴壺等工具,讓學生參與教室清潔實踐。
實踐指導:每周三下午開放保管室(由老師陪同),允許學生參觀物資分類存放,學習如何正確取用和放回工具,如 “用完的拖把要擰干掛好”“抹布洗凈后晾曬”。
主題活動:結合 “愛國衛生月”“洗手日” 等節點,提前準備活動物資,如制作 “正確洗手” 宣傳海報的'材料、分發小瓶洗手液作為獎品。
反饋收集:每月向班主任收集學生使用衛生工具的情況,針對損壞率高的工具,調整采購類型(如換成更輕便的兒童掃帚)。
時間安排:
每月初:與健康教育老師溝通,確認當月物資需求。
活動前 1 周:準備齊全所需教具和工具。
活動后 3 天:收集使用反饋,更新物資采購清單。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 8
工作目標:統籌學期內衛生保管室各項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具體措施:
學期初規劃:根據學校總人數、班級數量制定物資采購計劃,重點補充上學期消耗量大的物品(如抹布、垃圾袋);修訂《衛生保管室管理制度》,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
期中檢查:第 10 周進行中期盤點,對比期初計劃與實際消耗,分析差異原因(如是否因活動增加導致用量超支),調整后半學期領用標準。
期末總結:學期末整理《物資領用臺賬》,統計各類物品消耗數據,形成《學期物資消耗分析報告》,為下學期采購提供依據;評選 “規范領用班級”,表彰領用登記清晰、工具愛護好的班級。
假期準備:寒暑假前對保管室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將易變質物資(如液體清潔劑)密封存放;鎖好門窗,切斷非必要電源,張貼 “假期禁止入內” 標識。
時間安排:
開學第 1 周:完成采購計劃和制度修訂。
第 10 周:中期檢查與計劃調整。
放假前 1 周:期末總結、物資封存及安全檢查。
【小學衛生保管室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衛生工作計劃11-13
小學衛生健康工作計劃10篇08-25
小學班主任衛生工作計劃05-13
衛生工作計劃12-09
衛生工作計劃模板03-12
衛生月工作計劃06-27
學校衛生工作計劃12-21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08-03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