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課程標準:
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設計思路:
主標題:“一本雜志與一場運動”,副標題:重返新文化運動。以1915年新文化運動為歷史現場,以陳獨秀辦刊物為線索,落實三維目標。
三、教學流程:
導入: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是因為每當黑暗籠罩時,總有思想的先驅掏出燃燒的心舉過頭頂,拆下肋骨當火把,照亮前行的路——題記。
師:回首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社會,雖處于內憂外患之中,但我們仍清晰可見眾多思想先驅們的求索身影,他們有哪些人?
生:林則徐、魏源、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
師:先驅們前赴后繼,為強國救民,先學西方技術,后著眼西方制度。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群思想先驅,以陳獨秀為代表,他們又將為黑暗籠罩下的中國探索怎樣前行的路呢?
屏幕顯示:“讓我辦十年雜志,全國思想都全改觀。——陳獨秀”這次陳獨秀的探索目標鎖定在哪里?改變國民思想。他想通過什么途徑?辦雜志。
這堂課我們就從陳獨秀1915年創辦的這本《新青年》雜志入手重返新文化運動的現場,看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先驅們如何將犀利的文章化作一把把鋒利的匕首,刺向封建專制,封建禮教。
師:從陳獨秀的話和雜志名稱可以看出,他的雜志是如何定位的?生:面向青年,啟迪民智
師:當時要辦好這本雜志,還需要哪些必要的環節?
學生交流,總結三個環節:社會調查;聘請作家;版面設計。師:下面我們就幫陳獨秀出謀劃策,先來了解民國初期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狀況如何?
1.社會調查:突破新文化運動背景。
我們先借助民國元年的這套老教材看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屏幕呈現材料:
圖片:1912年面世的《共和國小學教科書》
“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義,以養成共和國民之人格。”——《編輯共和國小學教科書的緣起》
從民國元年教科書編委會的編書宗旨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新: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受知識階層歡迎。但當時社會的統治者和國民的思想又是怎樣的呢?屏幕顯示:
材料一1914年12月,袁世凱率領百官,在孔廟演出一場“祭孔”丑劇。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百姓門戶前的對聯
師:通過這兩幅圖片,我們又看到了民國社會的哪些現象?學生回答: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推行“尊孔復古”逆流;國民仍深受專制思想影響。
師:透過剛才這兩個側面的調查,同學們會得出什么反饋結果?
生:自由發言
師:確實,民國初期的新舊思潮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正如歷史學家陳麓所說“由辛亥革命所喚起的中國社會的希望,同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的黑暗之間形成一種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產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運動。”
過渡:面對現實的黑暗,陳獨秀將聘請哪些特約專欄作家來沖破舊思想的藩籬?
2.聘請作家:落實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生: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他們符合《新青年》雜志定位的有哪些作品?學生看書本回答。
通過這些作品他們想傳遞哪些思想?
我們先來看陳獨秀。他在《青年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希望青年能進取、向上。而他最有影響力的想法則發表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這篇文章中。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補充解釋:文中提到的這兩位先生分別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和科學。可見,新文化健將們想要提倡和反對的分別是什么?
我們在看看李大釗的文章:《孔子與憲政》《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師:在這些文章中,我們又能看到哪些那個時代的思想精華?
生:猛烈抨擊儒家倫理道德;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
師:接著來看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這篇文章中,胡適提出了哪些新觀點?
生:主張文學革命,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過渡:為推廣白話文,胡適還身體力行,寫了很多白話詩,我們來欣賞其中一首。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遠。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師:讀完后,大家都笑了。你們是不是笑胡適的詩沒什么內容。確實,當時有很多人抨擊胡適,說:“胡適所主張的文學革命是只限于文體形式的改良,毫無意義。”大家怎么看?
生:有意義,白話文更淺顯易懂,方便了文化的傳播;但確實有點“無病呻吟”的缺點。就這個問題,胡適自己是這么解釋的。
我們也知道單有白話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學;我們也知道新文學必須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們認定文學革命須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學體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來做新思想、新精神的運輸品。
——胡適《自序》
師:在文學革命遇到瓶頸的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場了,他就是——魯迅。讀完《狂人日記》這段文字,結合胡適剛才的話,分析魯迅在新文化運動的特殊貢獻。
生: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樹立新文學的典范。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回顧,歸納新文化運動有哪些內容?咱們全班同學一起來填空。
過渡:有了充實的內容后,我們下面來幫著設計版面。為了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我們把第四版預留。請大家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給前三個版塊定個合適的名稱。
3.版面設計:新文化運動內容的再運用。學生自由發言。
如:第一版:民主科學;第二版:平等博愛;第三版:文化視角;第四版:編讀往來
4.編讀往來:明確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師:大家的版名都取得很有特色,可以鮮明反映這場新文化運動的主旨。下面我們看看當時讀者的反映,看看國人是怎么看這份雜志的?
過渡:從這兩段材料中我們看到了從《新青年》緣起的這場新文化運動給國人思想帶來哪些變化?
師:這場規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并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創造了條件。課堂小結:
10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哲人已逝,但精神永存。先驅們為國奔走呼喊的話語仍在耳邊回蕩。最后讓我們用一首詩來緬懷先驅沐浴思想:凄風苦雨是你孤獨身影為科學,肋骨做火把!黑暗社會是你沖破藩蘺為民主,你心燃頭頂!華夏大地你碧血丹心前行、前行
山花爛漫是你思想波瀾為民生,你幾多慷慨?松柏翠綠是你精神常在為社稷,你把忠骨埋!炎黃兒女爭做火炬手傳薪火、傳薪火。
【《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11-22
新文化運動教案01-20
新文化運動教案03-12
新文化運動口號10-15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01-25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06-21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通用]06-19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精】08-18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有哪些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