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心得
奧蘇伯爾在其巨著《教育心理學》的扉頁上寫了這樣的話:“假如要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是的,教師在教學前只有十分清楚,目前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尚未獲得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開始新知識的傳授,但是教師不能停留于了解學生已經學到了什么,還必須預見學生將會用怎樣的方式去學習新知識,只有對學生會怎樣學有所預見,教師的教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才能更好的服務與學習,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習。作為教師我們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善于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脈搏。
例如數學教學中,我們時常過于關注了數學的定義,而淡化了概念本身所代表的實際意義。在本學期《分數的意義》的教學中,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幫助學生理解單位一,若干份,一份或幾份等等抽象的名詞,可是這些真的就是孩子們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嗎?看完夏老師的課堂實錄我才知道重難點應該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分數的數感,并引導他們理解分數的本質: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所以我們常常因為忽略了學生的本質需求而導致我們上了一堂“非學生所需的課”。
把自己當回學生,真真切切的當回學生,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進而課堂上就會有等待,有期待,有善待。引導學生探究,喚醒學生思維。想著我是誰?我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創造者,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幫助者。想著我要做什么?為學生鋪設平臺,讓學生自動,為學生構建舞臺,讓學生互動。
教育的成功一靠服務,真心實意的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幫助指導他們滿足需求;二靠關愛,體現為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無論是對優等生,中等生,還是期待成功的學生,都一視同仁,認真的開發和利用,真正的做到讓每塊金子都能發光。正如田立莉老師所說:“快樂著學生的快樂,是我最大的快樂,收獲著學生的收獲,是我最大的收獲,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
【讀《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心得】相關文章:
讀《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有感范文02-06
《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讀后感02-11
[優]《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讀后感10-15
讀教學藝術心得體會08-21
數學名師課堂心得體會10-01
名師《天窗》教學實錄06-14
教學心得:課堂提問的藝術06-17
數學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2篇【精選】10-26
數學名師觀摩課心得體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