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信息技術評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評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薦信息技術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1
一、理念
我對這節課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課程理念在這節課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我們這門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節課在導入課程之后,并沒有直接關注技術層面的知識點,而是首先突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信息反饋和再加工,這樣自然形成了本節課的主要結構。
在進入到操作層面的知識點之前,先通過精心準備的貼圖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再到PHOTOSHOP中找到相應的工具去實現它,這樣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
這節課從導入課程開始就盡力營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氛圍,如“別再迷戀哥”這樣的流行語的出現,會在瞬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豬豬俠題材的選取也非常有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也經常提到,但經常會感覺很生硬,這節課最后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非常自然,在周老虎、廣場鴿之后出現的“創意誠可貴,道德價更高”的總結,水到渠成,令人感嘆。
學習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也是學會學習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在本節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二、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晰,導入、模仿練習、自主發揮、總結和拓展,各個環節之間的過渡都很自然,特別是總結提高部分,匠心獨具;教學準備非常充分,導入部分的水果表情圖片、練習部分的透明貼圖、預先下發的學案,處處體現了準備的精心;學生練習層層遞進,固定動作部分通過老師巡視、小老師幫助的形式達到良好的.效果,自定義表情部分,通過作品展示對學生加以反饋,拓展部分老師拋磚引玉,任務設計十分精妙。貫穿課堂始終的對學生的及時評價,如:打開蘋果圖案時讓學生示意,“同學們已經對老師的話產生呼應了”,“第一個完成的同學請舉手”等,很好地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學過程中的很多細節體現了老師的基本素質,有生動有趣的語言如“請大家東張西望,互相幫助”、“做出了二皮臉的效果”等;當電子教室出現意外聲音時對學生說抱歉,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同時不影響正常授課;在行間講課時,提醒“那邊還有一個同學沒有注意到這兒”;放大演示時,蘋果在左下角的處理,一開始放得并不大,后來用了導航器使演示效果更好,這些細節的處理都值得我學習。
學生由于從一開始就被激發起了學習興趣,因此學生參與度非常高,目標達成度也非常好,這與教師精心的準備是分不開的。
當然也可能有一些小的瑕疵,如對透明背景的描述,“棋盤格”似乎比“黑白相間的小網格”更簡練;巡視過程中發現某個學生作品不錯準備之后展示時,可以預先讓學生保存一下;利用蒙板修圖時直接在黑白圖上涂抹是不是更好也可以探討。
綜上,這是一節值得我學習的好課,加深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提高學生信息素養不是一句空話,這是我們教學的實實在在的指導方針。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2
小學四年級下冊《玩轉普陀》是20xx年xx省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的獲獎課,這是一節復習課。
眾所周知,上好復習課,對學生系統學好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同時對教師彌補教學中的缺欠,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真正上好復習課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不認真安排,不精心設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尤其針對于信息技術課,知識點的難度較低,如果按照一般教學的順次復習,重復舊課,既是對時間的浪費,又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無法引起學習的興趣,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中教師巧妙的利用了課前的時間,跟學生進行簡短的對話,增進了師生之間的親近感,讓教師對本來不熟悉的學生增加了了解,也使學生緩解了緊張的情緒,當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已然很好的進入了學習狀態。
與傳統的復習課不同,教師采取了游戲和競賽的方式,四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性,游戲能夠讓學生保持較高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而競賽的形式能夠活躍氣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是一個團隊,一個小組提問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另一小組進行回答,這樣的游戲和競賽教師制定了嚴格的游戲規則和評分標準,讓學生慢慢變得認真起來,一個團隊之間想方設法去找問題找答案,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真正將所學進行了鞏固。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時刻注意讓學生練習,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鼓勵學生上前邊演示邊講解,給予多余的分數獎勵,我們可以看到,在游戲的開始,學生是比較羞澀靦腆的,越往后在教師大聲的鼓勵和分數的獎勵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于舉手回答問題演示操作,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
新課標要求教師教學時不能滿堂灌,要有方法,要寓教于樂,復習課往往是讓教師最撓頭的,而浙江省這節優質課無疑給了我們新的方向,即復習課也可以很有意思,也可以讓學生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參與進來,歸根結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什么有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課堂教學,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今天我王老師執教的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的一節信息技術課,執教老師通過讓學生動手,既讓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知識要點,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在情感上深化了學生的意識。我認為本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麗之處:
一、教學目的輕松實現,重點較為突出,難點精彩突破。按照教參上的三個教學目的在本節課中都是學生操作過程中通過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中逐步實現和讓學生掌握的。按照教參上本節課的重點是軟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本節課執教通過讓學生先思考后行動;著重讓學生練習了本課的重點技能。
二、教學方式來看,執教老師采用了師生共同參與互動的教學方法。導入部分利用了欣賞圖片的方式,逐漸把學生帶入到本課情景中來,使學生很快就進入學習狀態。在講授內容,執教老師先讓學生思考回答,然后再總結歸納。在制作部分,執教老師通過學生遇到的問題,用一起想辦法解決的方法,既自然的解決了出現的問題,又教授了本課的技能目標,還使部分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展示,通過這種師生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們感覺老師把他們當成了朋友,接近了師生關系,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執教老師也很會捕捉和利用課堂中的小細節,比如在強調打字姿式和指法時,他不是刻意拿出時間來指導,而是在學生不經意的時候,通過夸獎個別學生起到讓全體都注意的效果。執教老師這種以小見大、細致入微的教學方法很是讓人欣賞。
三、富有情趣的組織結構
在本節課上,執教老師將時尚的DIY引入了課堂,讓孩子們有了探究的需要。這樣的任務驅動在本課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圍繞DIY的主題,在不斷的探究,不但促進了孩子們對于未知事務的探索情感,也與生活實際較為緊密的聯系起來。這樣的寓教于樂的形式,會給孩子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這節課上,我們作為聽課的老師,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愉快的課堂氣氛:孩子們的歡笑聲不絕于耳,并且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肯定了別人。作為孩子,能在一個輕松的氛圍里學習,是最好不過的了,在這里老師做了有意義的嘗試。
五、準確的教師定位
在整節課中,我們的`教師都不是在做個說教者,沒有刻意的去進行任何知識的講授,而是借用書本和孩子的探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可以說,執教老師在本節課中不再是一名導演,而是劇中的一個組織者,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很好的發揮了教師引導的作用。
六、從教學效果看,執教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通過這種形式既能關注到全體學生,又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效果。本課結束后,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出符合主題、美觀完整有質量的作品。從學生的課堂表現看,他們的技能知識掌握得都很扎實,本堂課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基本上就是對技能的再次鞏固和有所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應該也算是本課能大放光彩的硬件基礎之一。
這節課我認為也存在些許不足,以下是我對這堂課的一點看法:
一是內容的安排稍微有點多,學生在每一處練的相對較少。如果能更多的讓學生練習,可能會更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二本堂課小組合作學習體現的不明顯。學生們只知道自己獨立操作,同伴間缺少一種合作交流。
三缺少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看書。《新課標》表現出了對創新能力的極大關注,要求我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怎么樣學習,要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向建構主義的現代化課堂轉變。在我們的信息技術課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打開課本自己看課本學習,雖然本課操作技能比較簡單,但看書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學會技能,更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還可以讓孩子動手在書上做了各種各樣得標記,以記下自己得心得體會。
四是教學組織形式簡單了一些,如果能針對學習難點,設計一些活動,使學生學得再活潑一些、輕松一點。
我認為這堂課無論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環節的把握和學生興趣的調動上來講都不失為一節精彩的課。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3
教師整體素質較好,教學態度也非常認真。
①能夠做好充分的上課前準備,準備好上課時需要用的電子材料及紙質圖片;
②教師教態自然,始終面帶微笑,語言清晰,語句表述準確,對學生很有耐心,能熟練地使用多媒體完成課堂教學。這些都說明執教者在課前下了不少功夫。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節課中有些環節還值得商榷。
一、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反饋不到位,沒有及時注意到學生是否能夠跟上老師的步伐,發現有少數同學沒能完成某部分的教學任務時,沒有進行恰當的引導或講解,而是直接在該學生機上替該同學完成。在講解某些操作時,只是教師一人在上面導演,直接講解操作步驟,沒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二、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盡管采用了分組合作用,但是沒有充分體現分組合作的優越性。建議在分組的`同時,再采用小組競賽機制激勵學生,使學生合作精神得到更好的培養。
三、這節課的教學效果,我認為不是很好,教學達成率低,只有少部分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教學時間安排上有些不合理,比如:“制作不同表情的水果”只有3分鐘時間,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沒能很好地處理突發性的生成問題,比如,教師通過“電子教室”軟件展示“學生作品”時,發現有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時,沒有很好的處理,學生只是一笑了之。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評課稿(薦)07-25
信息技術評課稿【薦】08-08
信息技術評課稿[薦]07-22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07-22
(薦)信息技術評課稿08-31
信息技術評課稿薦10-05
[薦]小學信息技術評課稿07-22
小學信息技術評課稿【薦】06-14
(薦)小學信息技術評課稿10-03
信息技術評課稿 信息技術評課稿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