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體育世界》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育世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個開放的單元。以“體育”為主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看圖認識各種運動項目,學習相關的字詞,通過插圖后面的“認一認”、“讀一讀”學習關于體育的生字新詞及有關體育運動的名言。教材還設計了“聽故事”、“做光榮榜”、“制定個人鍛煉計劃”等語文實踐活動。安排了自讀知識“奧材匹克旗幟”短文,向同學介紹最敬佩的運動員等內容。
編排這些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活動,目的在于綜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圖中畫了些什么體育運動項目。
2、會認生字新詞。
3、能正確書寫生字6個。
三、教學重點
1、認識圖畫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2、將圖文相對應。
四、教學難點: 能獨立認識生字新詞。
五、教學準備
1、課件、錄音機、生字卡
2、畫田字格、小黑板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 (看課件) 師導語:
①在綠茵茵的草地上,來了一群愛好運動的小朋友,你知道他們分別在進行什么活動嗎?
②生:他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打籃球,有的在游泳......
③師:你知道或喜歡什么體育運動?
④生:我喜歡打乒乓球,喜歡跑步,喜歡踢足球......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體育世界,逛一逛體育樂園,感受一下體育運動的魅力吧!
(設計意圖:伴隨著動畫的體育運動課件圖片展,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帶著對體育活動的喜愛,步入學習)
(二)初知課文內容,互動識字
①看書p54~55,給圖找生字朋友
②讀詞(看圖讀詞)
③開火車讀詞
④認字,口頭組詞。
(設計意圖:學會圖文對應,體現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原則,通過開火車讀詞及擴詞練習,積累詞語。)
(三)學寫生字
①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球、跳
②學生上臺來寫、共同評議。
③全體練寫生字。
(設計意圖:師規范書寫生字,抓住重點字進行教學,再讓學生上臺練寫,共同評議。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培養自信心,能讓學生記憶深刻,過程與方法得到交融與落實。)
(四)交流收獲,加深理解
師:記得上學期在女子跳繩比賽中,張奧捷同學獲得了1分鐘跳繩第一名的好成績。最近學校開展了一項活動“抖空竹”,下面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下。
①師介紹:
家住北京宣武區廣內街道的“抖空竹”第三代傳人李連元老人今年已61歲,奧運期間,他將帶領表演隊,在奧林匹克中心區文化廣場為中外游客表演“抖空竹”。“抖空竹”這一老北京民俗絕活將登上奧運大舞臺,向世界展示這朵古老華夏文化中的奇葩。
②導入體育運動格言、名言。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在《運動員進行曲》的背景音樂中,由身邊的體育活動“抖空竹”比賽,導入下一環節體育格言的學習,水到渠成。)
(五)學習運動格言
△生命在于運動(法---伏爾泰)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毛澤東)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更高、更快、更強(奧運會口號)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少林寺)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達-芬奇)
(六)運動員光榮榜
(設計意圖:教師由身著的李寧運動服引入“光榮榜運動員”的學習,激發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巧妙地為教學做了鋪墊。)
(七)拓展、小結
①制定個人鍛煉計劃。(如: 立定跳遠、1分鐘跳繩)
② 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活動或運動員的故事。 師小結: 奧運牽動中國情,健康運動在平小。在即將到來的校春季運動上 ,希望我班運動健兒賽出水平、賽出風格!為迎接北京奧運,展示我們的風采。
板書設計:
體 育 世 界
球
跳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的運動項目,生動形象的圖畫開始教學,再由此引發開去,引導學生關注意技場上的體育,生活中的體育。
本課教學時剛好是學校召開春秋運動會之際,學生都有參加體育鍛煉的切身體驗。圖中的大部分運動項目都是學生平時喜歡的。我先從圖畫開始教學,聯系學生實際,認識圖中的運動項目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習有關體育運動的名言。讓學生制定鍛煉計劃,了解了體育運動的益處后,再來聽體育故事,做光榮榜,體會體育中蘊涵的精神。使學生對體育有更深層次的認識,進而激發熱愛體育運動的情感。“抖空竹”環節的安排是為了巧妙地導入體育名言的學習,在這樣的活動中進行語文的學習會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印象深刻。將語文與體育學科的整合、體育項目、體育知識與體育精神的整合,最后再將學生的學習拉回學生身邊去,小練筆介紹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游戲。
《體育世界》這節語文綜合活動課,充分體現了教材的開放性,這一點我是做到了。做為新課改中的第一線教師,我清楚地意識到,教學是師生雙方平等的對話,把自己看作是學生中的一員,即是指導者、也是參與者。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自主,體現教材的開放特點,才能創設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備課要關注學生 。學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學生想知道什么?最想知道什么?關注學生的需求是教師備課、上課的關鍵。“最需要的才是最珍貴的。”這節課是我參加學校青年教師教學選拔賽的課題。在課上遭遇電腦突然“死機”的問題,我沉著冷靜,迅速調整方案,課后受到校領導與語文組老師的高度評價。
【《體育世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體育教學設計01-14
體育的教學設計08-26
《海底世界》教學設計02-25
《多彩的世界》教學設計07-22
《海底世界》教學設計04-04
植物的世界教學設計07-03
《書的世界》教學設計04-13
《恐龍世界》教學設計01-09
中學體育教學設計07-02
中學體育教學設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