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制度
在現在社會,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筑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項目成本核算是指以工程項目為對象,對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消耗進行審核、記錄、匯集和計算。通過如實反映實際生產耗費,控制各項生產性支出。
二、成本核算應堅持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種成本支出按照實際收益時間進行待攤和預提。凡是當月已經使用而尚未支付的費用。應作為預提費用計入當月成本;凡是當月已支出,應由本月和以后一段時間內共同負擔的費用,應作為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
三、加強基礎工作,保證成本計算資料的質量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礎。
1、加強憑證控制。
2、健全原始成本支出臺帳。項目必須健全的臺帳有以下幾類:
①完成工程逐月登記臺帳;
②分包單位預結算臺帳;
③月份材料消耗匯總表臺帳;
④月份中小型機具、周轉料租賃攤銷臺帳;
⑤大型機械月份使用臺帳。月份材料消耗匯總表臺帳根據公司物資部制定的"物資報表分類目錄",從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類、建材類、木材類、金屬制品類、其他類等科目進行統計匯總。
3、成本核算工作中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使用費的支出情況需要工程經理、材料室主任、機械管理員提供。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各相關崗位人員的密切配合。由于此項工作涉及人員多,工作量大,因此應由項目經理親自親自主持進行。項目應明確規定,月份成本核算時,各責任人員提供相關臺帳的時間和編制臺帳的要求。
成本分析與考核制度
一、工程項目成本分析是指通過把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相比較,發現成本超支的重點因素,以便制定措施,予以整改,同時檢查各業務科室的成本降低指標的完成情況,為實現獎懲措施提供依據。
二、為了便于成本分析,要求成本計劃與成本核算應采取一致的會計科目。在進行成本比較時,應從施工成本構成的各個環節求出實際成本偏離計劃成本的差異。成本分析應堅持關鍵因素重點控制原則。對差異比較大,超過規定限制的現象,及時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拿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
三、成本分析執行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成本分析工作應由項目經理主持,各業務科室主管協調配合,分擔有關分項的分析工作,做到成本分析與業務專題分析相結合。成本分析完成后,應由成本經理提出書面分析報告。
四、工程項目成本考核是通過檢查成本目標和成本降低指標的完成情況,檢查項目經理部的經濟效益,以及各業務科室、各崗位人員的績效。
五、成本核算應貫穿于整個施工生產過程中,可以考核某一階段或某一期間的成本,也可以考核某個成本分項的支出狀況。在項目完工后,則要考核整個工程項目的總成本、總費用。
六、工程項目成本考核內容:
1、考核降低成本目標的完成情況:檢查成本報表的降低額、降低率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完成或超額的幅度。同時,::還應檢查輔助考核指標,如三材節約率、人工費節約率、能源節約率等指標的完成情況。
2、考核核算工作是否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3、與其他專業考核相結合:項目成本考核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成本考核要和其它專業考核相結合,從而考察項目的技術、經濟總成效。主要結合質量考核、生產計劃考核、技術方案與節約措施事實情況考核、安全考核、材料與能源節約考核、機械利用率考核等,明確上列業務考核方面的經濟盈虧,為全面進行項目成本分析打基礎。
七、工程項目成本考核工作由項目經理主持,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成本經理具體負責。成本考核完成后,成本經理拿出書面考核結論,報項目經理,做為落實獎懲措施的主要依據。
【建筑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制度】相關文章:
建筑公司績效考核制度08-23
建筑材料分析調研報告12-12
銷售考核制度06-24
成本核算工作計劃06-21
銷售人員考核制度08-22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優化措施分析12-14
績效考核制度范本09-26
試用期考核制度12-04
公司績效考核制度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