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去公園玩。因為這兩天我表現好,媽媽答應我可以玩三種游戲。
我們走進公園,我首先玩了個套圈,3元錢12個圈,我只投中了一個,得到了一個黑色身子、紅色眼睛的蜘蛛鑰匙環。我惡作劇地把這個軟綿綿的有點“惡心”的黑蜘蛛在媽媽眼前晃了晃,嚇得媽媽大叫了一聲,我開心得笑了,說媽媽是膽小鬼。
我們沿著小路往前走,當我聽見“你真棒”“你的水平真高”的電子控制聲音時,我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玩射擊!”“好啊”媽媽爽快地答應了。5元錢20發子彈,目標是彩色氣球。我瞄準氣球中心的紅點,心里好緊張啊,這可是我第一次玩呢。“打中了”“你真棒”“你的水平真高”,哇,我一口氣射爆了18只氣球!媽媽在一旁高興地說:“小小,你真是太棒了!”阿姨讓我選對應的獎品,選來選去,最后,我聽從媽媽的建議,選了一只望遠鏡。我把望遠鏡掛在脖子上,別提有多得意了!
“體能樂園”是我的最愛,我玩過幾次了,這次自然也要玩啦。這可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運動哦!需要勇敢、力量、耐心和技巧。特別是過索橋,長長的索橋,沒有扶欄,人一走在上面就直搖晃,稍不留神就會掉進“萬丈深淵”,當然啦,下面是網子,不會有生命危險,不過太驚險啦!我看見有幾個比我大的男生都不敢繼續往前行,心里直笑話他們是膽小鬼。這時有兩個搗蛋鬼在一邊使勁兒晃橋,我趕緊敏捷地蹲下身,穩穩地抓住橋板。幸虧我反應快,要不然就掉下去啦! 我還玩了蹺蹺板、“勇攀高峰”等等, 我玩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媽媽喊我回家,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體能樂園”,一看手表,哇,我竟然在這里玩了一個半小時!
在晚霞余暉的映照下,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回家了。今天玩得真開心哪!偶爾夢中的朋友,有殺豬的、養魚的、捕蛇的、賣雞的;難得想到的朋友,有歌唱的'、寫作的、賣身的、有事遇到的朋友,經常碰面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與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與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時,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與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
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棒極了!
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
在端午節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
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唐代文秀的《端午》。過幾天就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節日——端午。
我知道很多關于端午的來歷和傳說,在今天,我就來講給大家聽吧!我還有自己的真實事例!
公元前229年,戰國時代楚秦奪霸權,詩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昌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懼灰,仰天長吧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從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五。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于端午節的,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大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怕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盡管端午年年都過,但是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一是紀念屈原說;二是迎濤神說;三是龍的節日說;四是惡月惡日京;五是夏至說。由于屈原的格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所以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等。
端午節是家家戶戶口團圓、是最幸福的時候,到了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時候,爸爸媽媽在門上掛上艾葉、香囊,媽媽會為我系上五彩線,保平安。我會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戲。吃飯的時候到了,我來到飯桌前給大家都分上一個粽子,自己最后拿一個,把繩子解開,剝開葉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軟軟的粽子了。大家有說有笑,非常開心。
這就是我們的節日——端午。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滄州,端午節那天大人小孩都放假了,我的家鄉端午節的傳統,包粽子吃雞蛋,包粽粑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漢族稱作包粽子,回族稱作包粽粑。
中國人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這是我們節日喜用的傳統美味食品。我們在粽葉中包夾糯米、綠豆、芝麻、板栗等,個頭大小都不一樣,小孩們在家里等大人們,老人們包完粽子就開始吃了,別看粽子的外形不好看,但里面的糯米可好吃了。有紅棗的有蜜桃的有蘋果的還有水果味的粽子,可好吃了,等大人們、老人們把粽子包完了,小孩們都搶著吃。可我不這么認為俗話說:“老人有什么好吃的.東西給子女,然后又給我們小孩。”這句話倒過來也一樣,小孩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舍不得吃給大人們,我搶粽子的時候一共搶了3個粽子,給老人一個,給大人一個,我自己留一個。
我愛端午節,更愛全世界的中國人。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每當五月端午來臨時,陣陣粽香總讓我想起那一幕感動的情景……
兩年前的端午節那天,夕陽已經完全下山了,我和媽媽還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大街兩旁飄來一陣陣粽子的香氣,我的肚子早已經餓得咕咕叫了,我是多么想吃到噴香的粽子啊!我甚至幻想此時天上能突然下起粽子雨,那樣我就可以飽餐一頓了。于是我向媽媽央求:“媽媽,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聽到我的央求,媽媽立刻說:“好的,可是現在我身上并沒有錢。這樣吧,我們先把書包放到家里,拿了錢再去買粽子吧。”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吭聲了。盡管嘴里不叫喊了,但是想吃粽子的心情依然十分強烈,有增無減。可是,身邊沒有帶錢,又能怎樣呢?我只能等著……
一到家門口,我們居然發現門外多放了一雙鞋子,瞧那鞋子沾滿了泥巴,會是誰的呢?媽媽掏出鑰匙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奶奶來到我家里了!最讓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鼻子聞到一股清新濃郁的粽香,還沒來得及和奶奶打招呼,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從一大堆散發著熱氣的粽子中拿起一個,解開箬葉,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好像一個干渴的人突然發現一大眼清泉一般……。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奶奶笑呵呵地說:“吃慢點!小心噎著!我就知道你們工作忙,來不及包粽子,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包好粽子,燒熟了給你們送過來。”
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吃!真好吃!真香!”
我一口氣連吃了三個粽子,還覺得意猶未盡。吃著這及時而來的粽子,在看看奶奶那滿頭的白發,布滿皺紋的.臉,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感動。奶奶已經年過古稀,不僅為我們包好粽子,還專程送過來,真不容易啊!吃著粽子,我仿佛看見奶奶一手拿著箬葉,一手捏著粽子正小心地包著……
端午節的粽子真香!我永遠忘不了那天的粽子,因為它不僅味美,還包含著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我們宜良,它還有一個更具特色的名字——花街節。
這一天可熱鬧了。在農村,人們會把遠嫁的女兒接回家,小伙子可以把心愛的姑娘帶回去,趁這個節日歡聚一堂,一起吃粽子,吃紅雞蛋。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子,大清早起床就纏著大人給我們戴上五彩絲線捻成的白索,興高采烈地拉著大人去逛花街。
為什么叫花街呢?因為在這一天,縣城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各種奇花異草,任你欣賞,任你選購,如織的游人擠得道路水泄不通,人們駐足觀賞,討價還價,人們都希望能在街上買到自己喜愛的花草裝點家居,無論花的貴賤,多則三五盆,少則一兩盆,買到的滿意而歸,額頭的汗珠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喜悅;街上各種叫賣聲、吆喝聲增添了節日的喜慶,大人、孩子項間都掛著一串串散發著清香的茉莉花、緬桂花,從你身邊經過,鼻間聞到的香氣讓你忍不住回頭尋望花香的來源,人們沉浸在花的海洋帶來的喜悅中。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進入農歷五月,天氣越來越熱,市集上粽子、艾草的賣聲越來越響,這是因為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就要到了。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都有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習俗,并一直沿襲至今。
到了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買艾草和香包以及看龍舟賽。你不用為買不到艾草、香包而發愁,因為這天街上會有許多賣這種東西的商家,有些超市也有賣的。就拿艾草來說。你走到街上便會聞到甘甜的幽香,這就是艾草的香味。艾草的味道不僅可以養神,還可以驅趕蚊蟲。在我的家鄉有一些人家還會把艾草放到家里燒使艾草揮發的更加淋漓盡致。
我家鄉的端午節離不開艾草,更離不開粽子。
如果艾草還有一些人家不知道,那么粽子可謂是家喻戶曉了,許多商家不到端午節就開始進各種粽子,有菠蘿味的、有香肉味的……在柜臺上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這或許也是一種營銷方式。有些人家并不覺得包粽子麻煩,于是直接買材料自己包,體驗著包粽子的快樂。直到端午節后的幾天,餐桌上依舊出現了粽子的身影。
在這天,你要是到江邊去,就一定會聽見鼓聲看見龍舟,這就是我家鄉的龍舟賽。那一條條絢麗多彩的'龍舟,在擊鼓人那有節奏的鼓聲中漫游飛翔。鳥瞰整個江面,一條條龍舟在江河里此起彼伏。劃龍舟的幾個運動員動作整齊劃一,沒有一點遐庇,不一會兒,便從江面滑過。這就是我家鄉的龍舟賽,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中的心之所向。
香包也是端午節的必備之一。它與艾香本質上沒有區別,也可以驅蚊蟲。但為了便于攜帶,把艾香用布包住了。包住的艾草的香味加雜著布的清新,使原本清淡的香味又平添一絲獨特。
聽我說了這么多,你有沒有更加了解家鄉的端午節呢!歡迎你來我家鄉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而這次,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到不熟悉的環境下參加小升初考試,所以全家都十分重視。一大早,爸爸和我提前一個小時到打了考試地點。剛開始的時候人很少,慢慢就多了起來。氣氛也越來越熱鬧。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考場。來到考場我們都安安靜靜的坐在教室里。每個人都緊鎖眉頭,一改常態,似乎一場大戰即將降臨。這緊張的氣氛使我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壓抑。如果把考試比作戰爭,那試卷就是戰場,題目就是敵人,筆就是武器,而我們就是戰士。
“戰爭”打響了,同學們個個神態嚴峻,有的用筆支撐著頭部,有冥思苦想;有的'用手托著頭部,在思考解題的方法;有的在埋頭苦干,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而我,便趴在桌子上思考著如何將這些題目迎刃而解……教室里只聞得陣陣寫作業時的“沙沙”聲,如同我們在激烈的戰爭中奮力戰斗的聲音,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考試就要結束了,許多同學為了自己能做得最好,開始做起了沖刺,而我也做起了最后的沖刺……·
鈴聲響了,同學們陸續走出了教室。他們有的喜笑顏開,談笑風生,看起來覺得自己考得比平時好多了;有的心平氣和,看起來他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已經把自己的本事全部給展示出來了,考得好與不好對自己來說完全沒有關系;有的胸有成竹,一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樣子……·
我,也是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入這個中學。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端午節作文07-17
端午節作文07-17
端午節作文07-17
端午節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