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備】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 篇1
這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到處都是煙花。我喜歡元宵節喜歡湯圓,希望每年的元宵節都能全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在一起。
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 篇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
明帝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與寺廟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所以現在有元宵燃燈的習俗。晚上我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了湯圓,甜甜的,真好吃。吃過晚飯后,我們出去玩。我看見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家家戶戶都點亮了紅紅的燈籠,鞭炮聲震耳欲聾,滿天的焰火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菊花盛開一樣,美麗極了。
我們來到江北,市民廣場的人真多啊!滿天飛舞著孔明燈。我們也買了個孔明燈。首先,我們把一塊蠟綁在孔明燈底部,然后用火點燃,再用手拿住孔明燈的.四個角,過了一會兒,燈里充滿熱氣,漸漸地鼓起來,我們就慢慢地松開手,孔明燈緩緩地飛上天。
我趕緊許了一個愿。孔明燈越飛越高,好像要跟月亮去玩耍。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快樂的元宵節優秀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佳節。到了晚上,咱們照例要去看一年一度的煙花和燈展。路上有些人在放煙花,咱們看了一會兒。所以遲到了,但煙花不會等咱們的。咱們到時煙花已經開始燃放了。咱們挑了一個好地方,開始看。煙花是從文化宮上放的。這些美麗的煙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彩色的火球飛騰著,連續不斷,交映在天空的煙花中綻放。
這此煙花簡直像在春天里互相爭芳斗艷的鮮花一樣,令人賞心悅目。夜空的滴滴金雨與地上開放的朵朵銀花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有的四射的煙火,組成孔雀開屏的樣子。有的煙花是圓的,密布在天孔中,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元宵節上不僅是燈的世界,也是人的海洋。無數燈與人聚在一起,構成了景色奇異的燈和人潮。這些燈別具一格、珠光寶氣、晶瑩發亮。我看到了有個燈展畫面是一個老奶奶和壯牛組成,牛跳舞時左搖搖右擺擺,耳朵上下擺動很牛。而老奶奶舞姿生風比牛更牛。就這樣,咱們在燈海中盡情欣賞。今年元宵節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