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字與信息》課后教學反思
本節課季老師以關注學生生活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為目標,以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數字符號為載體。采取實踐——研究——再實踐的方式。在內容的選擇上,體現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到數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字,體會數學的價值。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合作與交流。通過創設有利于激發和引導學生探索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體驗與他人的合作,并在交流中密切同學之間的關系,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應用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學生能夠主動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探索解決方案,也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根本所在。
課前,季老師布置學生展開調查,尋找身邊的數字,學生通過搜集、整理、分析有關資料,初步體會數字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通過實踐不僅調查了豐富的信息,也發現了許多數學問題。在他們眼中數學不再單純是簡單的符號,而是含有豐富的信息。
課堂上,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范圍交流調查的信息。通過這些匯報,使學生從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身份證”是每個學生將來都要面對的實際問題,了解身份證編碼的規律,不但是生活所必須,同時從中可以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數字密切相關——數字反映信息,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部分我分了這樣四個部分進行教學。特別是引導學生探討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可能是多少這一環節,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和創造者,還將本節課推向高潮。學生們躍躍欲試紛紛試著編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學生匯報后,讓學生說出編寫依據,以此進一步理解、掌握身份證的編碼規律。為鞏固所學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最后,將課內活動延伸到課外,請有興趣的同學再去調查,由于用了前面的調查經驗和掌握新知識的樂趣,學生的調查將更深入,更全面。使學生再一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數字與信息》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課后教學反思04-10
信息技術課后反思05-15
信息技術課后反思12-12
(精選)信息技術課后反思10-03
音樂的課后教學反思06-18
秋天課后教學反思11-01
關于信息技術課后反思01-18
信息技術課后反思(精)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