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教師的心理學素質
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是教師依據心理學規律,調節自己的教育行為,以解決學生心理矛盾的教育能力,是一種專門的經驗系統
1.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是一個不斷解決學生心理矛盾的過程。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形成品德和完善人格的過程,是學生目標心理狀態與當前心理狀態之間矛盾運動的過程。教師學習心理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學會解決學生的心理矛盾,以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從根本上說,教師的心理學素養就是教師解決學生山理矛盾的教育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調節教師的教育行為。
2.教師的心理學素養主要調節教師解決學生心理矛盾的教育活動,是一種專門的經驗系統。它的專門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由于學生的心理矛盾十分復雜,教師只有掌握學生心理變化發展的規律.才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矛盾。因此,教師的心理學素養不可能通過自發的教育經驗積累而獲得,只能通過索統的專門訓練才能形成。其二,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是由適合解決學生心理矛盾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構成的。教師的心理學素養經驗系統中不僅需要必要的描述性知識,還需要一定程序性知識。
【論教師的心理學素質】相關文章:
論素質教育下中學體育教師素質的構建07-04
論技工院校青年教師素質提升的問題與策略07-03
心理學提出幸福的不對稱論07-03
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07-04
有關對論考試制度和素質教育的闡述07-02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07-04
淺談教師課堂素質07-03
簡析格式塔心理學派的整體論思想論文07-03
小學素質報告教師評語07-02
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