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小說以祝福為題的作用
導語:《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是魯迅第二部小說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寫于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后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作品敘寫一個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魯四老爺)家里準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劇。以下是小編整理魯迅小說以祝福為題的作用的文章,以供參考。
這篇課文的題目叫做《祝福》,全文的情節開展也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時節,緊緊環繞著題目。祥林嫂第一次來魯家是在冬初,而最能表現她勤快的是年底的勞動;她被婆婆劫走是在新年過后不久;祥林嫂被賣改嫁的情況是衛老婆子在新正將盡到魯家來拜年的時候說的;祥林嫂第二次來魯家后柳媽恐嚇她是在臘月二十以后;“我”回到魯鎮是在送灶之夜,不幾天遇到了祥林嫂,在祝福的當天聽到了祥林嫂的死耗。這些情節開展的時間是經過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這樣構思和安排下,作者又著意在處處點染新年的氣象和景物,為小說情節開展勾畫背景和渲染氣氛。如一開頭就寫出灰白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鈍響和震耳的大音以及幽微的火藥香,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其特點,簡潔地勾畫出“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的新年氣象。下面描述祝福的禮儀和福禮,又描寫了年底常有的大雪天氣,“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飛舞的雪花和新年氣象融匯在一起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籠罩了全市鎮。人們都在燈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靜。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得沉寂”,忙碌的新年而又是沉寂的雪夜,互相映襯,為下文抒發悲憤的感情渲染了氣氛。
在柳媽恫嚇祥林嫂時,作者也帶了一兩句,“微雪點點的下來了”“祥林嫂……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起了點明時節,并和全文中的寫景相呼應相協調的作用。結尾一段,“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寫出祝福時刻繁亂喧鬧的景象,扣緊題目,并為最后抒情渲染了氣氛。 祝福,過新年,是快樂的日子。
然而在舊社會中,只有像魯四老爺那些地主豪紳才能準備得起豐厚的福禮祭祖祭神,拜求來年幸福,全家歡度新年。而窮苦的勞動人民,像祥林嫂,卻在這時被劫、被賣,受辱受驚,以至慘死。這是鮮明的階級對比。
【魯迅小說以祝福為題的作用】相關文章:
魯迅以祝福為題的用意04-13
魯迅以祝福為題的原因03-17
小說魯迅祝福06-28
魯迅祝福的含義與作用03-15
魯迅《祝福》標題作用02-22
魯迅小說祝福情節分段03-23
魯迅小說祝福的簡要內容12-19
魯迅小說《祝福》的雙線結構06-27
魯迅祝福中我的作用03-25
魯迅祝福閱讀題06-27